中信银行新“棋局”

中信银行新“棋局”

中信银行新“棋局”

“无零售不稳”“得零售者得天下”,近年来,银行业经历了“零售为王”时代。

不过,对于大中型银行而言,综合能力的全面比拼更为关键。领先的银行在内控合规上多管齐下,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在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上全面开花,取得较好转型成果。

一、三大板块全面开花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银行业当前的整体竞争格局,那就是“分化”。

2019年半年报显示,上市银行分化之势不可避免,各家银行需要建立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各家银行近年的战略方向看,一是瞄准零售金融、金融科技、财富管理;二是对公业务向精细化发展。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体制机制更灵活,特色化经营优势突出。

在12家股份行中,中信银行是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位居前列,强大的综合竞争力也是其主要特色。

在《中信银行2018—2020年发展规划》中,就明确了由“一体两翼”逐步向“三驾齐驱”转变,致力于实现公司业务“轻而强”、零售业务“大而强”、金融市场业务“活而强”。

为此,中信银行制定的目标是零售、公司、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各占1/3,而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中信银行公司银行、零售银行、金融市场税前利润占比更趋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先来看公司业务。中信银行公司银行业务一体化经营水平提升,实现营业净收入 884.19 亿元,对公存款总量超过 3 万亿元,对公客户增长 11.29 万户。

再来看零售业务。零售银行业务转型持续深化,非利息净收入 387.48 亿元,占本行非利息净收入的 66.96%,提升 9. 58 个百分点,零售管理资产突破 2 万亿元,个人存款规模超 7,000 亿元,连续两年增量超 1,500 亿元,业务内生增长动能提升,体系化发展优势显现,价值贡献继续提高。

最后是金融市场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坚持“轻资产、轻资本、轻成本”的三轻发展战略,实现营业净收入 181.20 亿元,其中金融市场非利息净收入111.02 亿元,较上年增长 32.49%,占本行非利息净收入的 19.18%。

从总体业绩来看,2019年,中信银行集团实现营业净收入1,875.8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股东净利润480.15亿元,较上年增长7.87%,增幅创近六年来最高。

二、资产质量稳健向好

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生命线,2019 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承上启下的一年,稳健经营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中信银行就始终把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在风险文化建设、三道防线联防联控、信贷结构调整、不良资产处置、内控合规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2019年,中信银行将提升风控能力、夯实资产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得益于压缩不良率较高的低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其资产质量表现优良。2019年,中信银行资产质量指标持续向好,不良贷款率1.65%,为近四年来最低;逾期90天和逾期6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的比例分别为75.8%、84.4%,均较上年末大幅下降,拨备覆盖率175.25%,拨贷比2.90%,均为近五年来最高。

从长远来看,银行业要保持稳健经营,需要把合规文化内化为银行主动追求的经营理念,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合规体系

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通过综合施策加强风险主动管理。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各项政策制度,积极践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授信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有序推动统一授信政策落地实施,强化并表子公司授信业务风险管控。推动建立经营主责任人制、管理主责任人制、专职审批人制,修订不良资产责任认定办法。持续夯实资产质量,全面摸排问题资产,分类施策,加快消化存量问题资产。围绕重点分行和重点项目,加大不良处置力度,深化问题资产经营。加快IT系统优化升级,加强风险管理干部员工队伍建设,夯实风险管理基础。

同时,中信银行首创内控合规5C标准化管理,针对性提升基层合规管理能力,制订并印发5C标准化管理指引,从文化、控制、合规、检查、纠偏五个方面标化、分解20项内控合规工作流程,结合总分行业务条线、合规条线以及支行网点职能定位和特点,开发上线内控合规5C平台系统,有效提升了基层合规管理人员履职能力。此外,中信银行持续对整治市场乱象相关问题开展检查和治理,以风险为导向,组织开展巩固治乱象、内控管理风险自查,对重点业务的关键流程进行重检,提高全行内控有效性和制度执行力。

未来,中信银行一方面将持续深化合规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会立足长远加快科技能力建设,从传统的客户思维转向用户思维,从交易逻辑转向客户体验,从内部银行转向开放银行,打造新的经营模式。

三、加码高端制造,业务布局先人一步

“明者远见于未萌。”敏锐的银行,业务布局总能先人一步。

2019年以来,银行业的一大新趋势是对公业务持续回暖。上半年,上市银行增量贷款中对公规模增长近2.8万亿,已超过了2018年全年。

从目前银行对公投放策略来看,主要呈现出两大变化,即增加高端制造业,增加对民营和小微的支持。

一是不断提升高端制造业服务水平。中信银行坚持有进有退、有扶有控的分层策略。支持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信贷投放。关注政府融资、基础设施补短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污染防治等领域业务机会,大力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业务聚焦优化结构、做强特色、做实基础。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对公贷款(不含贴现)余额17,746.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9.50亿元,增幅5.84%;存量对公贷款平均利率(不含贴现、逾期)5.54%。

二是大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新一轮支持民企、小微的政策快速落地,商业银行业火速落实多项举措。中信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特点,中信银行不断完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基于真实场景和真实用途,开发一系列标准化产品,并依托大客户优势,构建“核心企业+上下游+生态圈”的经营模式,构建线上化客户服务渠道体系,依托金融科技支撑,业内首创“物流e贷”,从申请到放款仅5分钟。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按照银保监会考核口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042.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9.02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11.3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12万户;不良余额和不良率“双降”,不良率低于全行总体不良率;贷款利率实现“稳中有降”。中信银行符合人民银行定向降准口径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252.77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763.21亿元,增幅超过50%,占全行新增贷款的20%,满足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准档基础上下调1.5个百分点”的考核条件,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此外,中信银行还从四大方面积极支持民企、小微的发展:第一,加大普惠产品创新力度;第二,助力民企对国际业务的升级;第三,大力推动民企债券;第四,在全行收集经典案例,为分行更好服务民企提供有力借鉴。

截至报告期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2.31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8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8.77个百分点;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91.11%。

四、金融科技助力创新提速

银行业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在经营成本降低、服务效率提高、业务流程优化、风险管控加强、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

作为最早规划和布局金融科技的股份行之一,中信银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推动上半年经营业绩稳中有升。2019年,中信银行科技投入达49亿元,同比增长37%;总行端科技人员达1662人,较上年增加954人,增长近1.4倍,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

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项目实现投产,包括:信用卡新核心系统上线,落地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云架构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投产合肥集中运营中心和苏州财务共享项目,提升集约运营效率;“稳态+敏态”双模研发机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完成“传统+云计算”混合架构转型,基础架构云化率接近94%。

依托“AI+数据”体系,2019年中信银行不断增强客户行为分析能力,支撑触点精准投放,累计实现推荐触客1亿余次,理财类产品销售约1600亿元,线上营销客群的AUM年增长达400余亿元。

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9年“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显示,中信银行名列第19位,品牌价值达128.56亿美元。以内控合规促发展,深入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对公、零售与金融市场业务齐头并进,从而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中信银行在继续努力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