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批返回!深圳中医医疗队从武汉回家,在雷神山工作43天

这是深圳支援湖北的5批医疗队中,最后一批从湖北返回的医疗队。

南都讯 记者李榕 程洋 摄影记者刘有志 三月的最后一天,深圳派出的首支中医医疗队从武汉返回深圳。这是深圳支援湖北的5批医疗队中,最后一批从湖北返回的医疗队。从2月17日抵达武汉,进入雷神山医院工作,历时43天,深圳中医医疗队顺利完成任务,与武汉作别。

进驻雷神山医院,在最危险的地方工作

悬壶出征,女将挂帅。2月17日,深圳派出首支中医医疗队前往湖北,这是深圳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当晚约9时抵达武汉与广东省中医院医疗队汇合,一起承担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六病区(简称C6)的工作。这批医疗队共25人,21名队员来自深圳市中医院,4名队员来自福田、罗湖、宝安、龙岗等区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刘禹翔担任医疗队队长。

这支中医医疗队全队医生来自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科、ICU,均具有丰富的中西医结合工作经验,且各个都是急救的高手,有参与抗击SARS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专家,在制定诊疗方案时,尤其注重突出中医药在救治病毒性肺炎的优势,采用纯中医治疗为主的“组合拳”办法辨证施治。

2月17日夜晚,医疗队携带了近200多箱物资抵达武汉,简单整理完物资,已经接近凌晨2点。队员们稍事休息,2月18日一早便进驻雷神山医院,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到雷神山医院,队员们发现这里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医院还没完全建好,感染三科六病区还在搭建屋顶,病房空空如也,医院使用的病历文书系统也是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系统,同时队员需要接受全新的院感流程培训,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但是,困难并没有吓倒深圳医疗队队员们,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病历系统的操作后,马不停蹄的开始了病房的建设工作。

刘禹翔介绍,在病房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其他病区收治患者,救护车占用物资运送的通道;屋顶施工,起重设备时常挡在运送物资的道路中间等;导致物资无法通过车辆运送到病区门口。物资送不到病房,医疗队员们采用排队传递火炬的方式,把物资从栅栏缝中沿着病房旁陡峭的斜坡一件一件的传递上来,然后自行组装各种货架、设备,反复设计思考如何在符合院感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更合理、更方便的在狭小的空间内安放设备和物资。

病房刚刚建设完毕,所有的电器设备、医疗设备等均未验收,队员们又化身为设备验收的技术员,拿着螺丝刀、电源线、遥控器去验收所有的电器是否安装好,所有的医疗气体接口是否通畅,所有的马桶、水龙头是否按照设计安装到位,所有的门缝是否密封严实,所有的病房负压是否达到要求。

在建设病房的的同时,所有队员还抽出时间认真完成隔离病房的院感培训,晚上回酒店继续练习防护服的穿脱流程。刘禹翔介绍,最终,医疗队在54小时内圆满完成了病区从空壳到可以收治病人状态的建设任务,也圆满完成了岗前院感培训和病历系统使用培训的任务,到2月20日中午,整个感染三科六病区已经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可以收治患者。

全部清零!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协同作战

2月20日下午,广东队用了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病区收满了48名病人,全病区病重人数17人,深圳队的病重人数占11人。病人普遍高龄,营养差,衰竭的病人多,贫血、低蛋白的病人也有不少。其中2位病人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三位病人高热。

刘禹翔说,在接收病人时,深圳医疗队建立了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将高风险患者与低风险患者分别安置。对高风险患者,及早进行综合评估、干预,阻止病情进展。通过辨证诊治,迅速开出中药,第二天,全病区病人均吃上中药,中医药治疗率100%,其中两人服药第二天就已经退热。

刘禹翔说,入院时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老人家,经过两天中西药结合的抢救,慢慢脱了无创呼吸机,开始能自已进食,并能下地活动,气促的症状一天天好转,每次去查房,两位老人都十分开心,不太擅用手机的老爷子,用一个半小时在“雷神山C6医患群”中敲出一百多字不带标点符号的感谢信。“由于病情严重,发病前七天没有进一点米水,现在启(起)死回生,出院也有了希望。”

还有一位最危重的病人,入院后一直高热不退,在服用了中药清肺方后,病人热退,但仍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查胸CT大片的肺磨玻璃影,一度上了无创呼吸机,中药辨证加强宣肺化痰,配合针灸、拍背排痰等综合处理,病人终于在2月28日排出大量痰液后出现转机,病情好转。刘禹翔作为队长坚持每天亲自进入隔离病房查房,亲自为患者把脉、查看舌像,获取第一手四诊资料,为患者制定精细的中医治疗方案,并亲自为患者进行针灸。

3月1日,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针药并施,8位病人康复出院,3月11日,首批重症病人清零, 3月12日,三位重症老人同时出院,深圳医疗队队员们内心无比激动。

经过整个广东中医医疗队的努力,截止到3月29日,病区病人清零,累计收治患者99名,其中危重症患者23名,中医药参与治疗率100%。其中深圳队累计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中医药参与治疗率100%,纯中医治疗病例34名,纯中医治疗率73.9%,3月23日实现重症清零,3月28日 ,实现病区病人清零,零死亡病例,没有轻症向重症转化病例。

“因为防护服的憋气缺氧,闷热出汗,怕上厕所不敢饮水……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刘禹翔说。

安抚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是成败的关键

作为深圳首支中医医疗队,医护人员都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出来的,除了业务能力过硬,更是一支热血青年队伍。护士大都具有护理重症患者的丰富经验。护士长彭思萍,来自深圳市中医院,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21年,在ICU、急诊、内、外科均历练多年,“小个子,大能量”的她,在雷神山医院接管新病区,一切从零开始,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都需要一一制定,病区运作过程中,她带领的护理团队不断和医生进行沟通,做到医护查房一体化。

护士分管病床,对病人的病情更加了解,护理更加细致。护理分工细致,如物资班,负责不停地清点物资,及时去仓库取货补充物资,开始两三周,病人多、重症患者也多,物品消耗大,一天下来要跑多次。舱内的护士也十分辛苦,六个多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纸尿裤成了大家的工作日常,所有的困难都被我们的护理人员一一克服。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在C6病区,刘禹翔说,更强调“一分治疗,九分护理”。对于隔离病区,又是亚重型病区,这里的病人普遍年龄偏大,基础病多,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也多,没有家属和护工陪护,护理人员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不仅要完成每日的临床护理工作,还要照料患者的起居饮食,大家会在重点护理的老人床边,门口贴上各种温馨提示,督促每一班都做到最完整没有错漏。

对患者出现的不安、焦虑、恐慌等情绪,医护团队要进行心理护理。有的老人没有手机或不会上网,情绪不好,在查房时会用工作手机连上家属,让病人和家人视频一会,缓解病人和家属的焦虑情绪。彭思萍护士长还带领大家通过八段锦、耳穴压豆、揿针、热奄包、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护理疗法,对患者进行情志调养,帮助患者康复。

“悬壶出征批素甲,不破新冠誓不还。” 深圳中医医疗队今天终于完成任务回到深圳。刘禹翔说,战争没有完全结束,国外的疫情仍在急剧上升,深圳仍然很大压力,回到深圳后要好好总结经验,继续保卫我们的家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