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历史

中国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其产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现对象——汉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毛笔书法是用毛笔的运笔表现丰富书体,表达书法的丰富内涵。我国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书法风格有魏晋的峻秀、唐宋的雄强、明清的软媚,这些千姿百态的汉字书法艺术也只有毛笔能够写出。

关于毛笔是何时出现的,目前没有明确记载。如果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彩绘的线条清晰流畅、粗细得宜,还有笔锋,这可能是由类似毛笔的工具绘制而成,笔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笔了,但当时笔还没有统一的名称,楚称为“聿”,吴称为“不律”,燕称为“拂”,秦统一六国后,才统一称为“笔”,并一直沿用至今。传说,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是由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

“蒙恬造笔”传说

相传蒙恬驻军边疆,要及时频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但当时文字的书写是用刀契刻的,速度太慢,不能适应战时需要。于是蒙恬急中生智,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由此大大地加快了写字速度。此后,他又因地制宜不断改良,根据北方狼、羊较多之便,利用狼毛和羊毛做笔头,制成了早期的狼毫和羊毫笔。据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载:蒙恬始作秦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谓之“苍毫”。因此,旧时制笔行业中,蒙恬被供奉为行业祖师爷,他创造的披柱制笔法,至今仍在沿用。

秦汉毛笔

秦汉时期,在纸还没有发明以前,竹简、木牍、帛书等都是用毛笔书写的,所以这时的毛笔,笔头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和偏前的部分略粗。又由于人们常席地跪坐、悬肘而书,写完后毛笔无处可放,就直接插在头耳一侧,所以这时的笔,笔杆很长,末端削尖,这就是当时的簪笔。后来,随着汉代造纸术的发明,竹简慢慢退出,毛笔为适应新的书写习惯,制作工艺也进一步调整改善。东汉蔡邕的《笔赋》是最早关于制笔的记述,里面概述了选毫、削管、束锋等毛笔制作步骤。此时毛笔的笔头不仅用兔,羊毛,还采用了鹿毛,狸毛,狼毛等原料混合制成,制笔工艺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东汉的书法艺术也发展到辉煌灿烂的时代。

▲东晋毛笔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藏

韦诞笔

魏晋时期,笔作为文人日常书写工具,工艺已相当成熟。一些书法家也参与了制笔,并有专著,如韦诞的《笔方》。

韦诞字仲将,魏京兆人,书法家,擅各种书体,所制之笔,人称“韦诞笔”。韦诞笔,笔心小,接近于中轴,而外面加了三层,这就是护心、笔柱和被。笔心通常是兔毫,其他几层以青羊毛为主,所以又称为“三副二毫笔”。很显然,这种笔做工精细,设计合理,但笔形不大,从晋朝到初唐,只是写尺牍、寸楷。据记载,韦诞笔曾是“书圣”王羲之的专用毛笔。明人张怀瓘的《书断》中记载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得到韦昶(韦诞的五世玄侄孙)制作的毛笔,叹其“绝世”。所以,考之韦诞笔,即可大致想见王羲之父子所用的毛笔形态。

鼠须笔

唐人何延之《兰亭记》一文中称:《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所书,这一提法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鼠须笔是毛笔的一种,出锋爽利,笔行纯净顺扰,写出的字体以柔带刚。王羲之的《笔经》中云,“世传锺繇、张芝皆用鼠须笔,锋端劲强,有锋芒。”所以王羲之也用鼠须笔写下了绝世佳品《兰亭集序》。关于鼠须笔的材质。宋代的训诂学经典《埤雅》中有鼠须栗尾是用黄鼠狼尾毛制作的。李时珍也称:“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赤,其气极臊臭。许慎所谓似貂而大,色黄而赤者是也。其毫与尾可作笔,严冬用之不折。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

▲唐 冯承素 摹《兰亭序》

鸡距笔

晋时,人们的写字体式为伏案或持卷,这就要求毛笔矫健有力,因此粗短刚硬的鸡距笔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鸡距笔,因笔头形似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它的笔锋短小犀利、劲健、腰力足、回弹自然,一笔而后笔锋回复如初,非常适合快速书写。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鸡距笔赋》中有“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鸡距笔劲健硬挺,……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宋代的苏轼最喜爱使用鸡距笔写字,认为鸡距笔书写时宛转可意的手感远远超过其它种类的毛笔。用鸡距笔书写的笔体遒劲有力,可有效控制笔锋的使用范围,能写出遒美细致的小行草和精细工整的楷书,所以,唐朝是小楷发展最为活跃的年代,鸡距笔功不可没。用粗短刚硬的鸡距笔写下的无数书法精品,也形成了中国书法史独特的晋唐风格。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局部)

▲ 唐国诠鸡距笔小楷经生体《善见律》

宣 笔

宣笔自唐代崛起,五代两宋更有发展,最富盛名的是陈氏和诸葛氏制笔。唐朝时期,安徽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制笔十分精良,深为士林称道乐用,并成为朝延贡品,使得“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所谓紫毫,就是选用山野兔尾巴上的毛。宣笔的选料主要以兔毫为厚料,尤以春、秋季的兔毛为最佳。所制宣笔,锋颖尖锐、丰硕圆润、劲健有力。据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为了取得宣笔,曾向宣州笔工陈氏和诸葛氏写过“求笔贴”。

散卓笔

进入宋代以后,人们由席地据几而改为高案坐姿,由单钩斜执笔改为双钩五指正执笔,这无形中影响了书写工具的改变,散卓笔逐渐取代了鸡距笔。

散卓笔,宣笔的一种,亦称“无心笔”,属长锋笔种类。由于没有笔芯,即没有笔柱,制作时,一般先选用上好的兔毫作为笔柱,外面再用较软的狼毫作披以支持笔柱。这种笔材质较软,毫较散,笔锋虚,擅长书写楷书与行书,也更适合文人画笔墨的随意发挥,潇洒飘逸,行如流水。黄庭坚在《笔说》中有记,“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出其半,削管洪纤,与半寸相当,其憔心用栗鼠尾,不过三株耳,但要副毛得所,则刚柔随人意,则最善笔也。”散卓笔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短锋制笔的旧制,在毛笔发展史上,适应了文人画的兴起,也预示着书法新风和文人画风的到来。

▲ 北宋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局部)

湖 笔

到了元代,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杭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浙江湖州一带所制的湖笔异军突起,以善琏镇为最,宣笔的显赫地位被湖笔代替,并为士林所爱,得朝廷赞赏,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湖笔的材质有紫毫、狼毫、鸡毫、羊毫,但主要是羊毫,笔锋坚韧,浑圆饱满,修削整齐,具有“尖、齐、圆、健”的笔之“四德”。

相传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隋朝有名的书法家)游善琏镇,住在镇上蒙恬祠侧的永欣寺,与当地制笔工匠经常切磋制笔技术。智永喜爱书法,他用败的笔头足足有五大竹箱,埋在晓园(今善琏镇轮船码头处),名“退笔冢”。智永禅师圆寂后,笔工把他埋葬在“退笔冢”旁。

▲ 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

大型笔和长锋笔

明代以后,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毛笔制作发展至鼎盛。此时根据书法、绘画的需要,出现了揸笔、斗笔、联笔、提笔等书写特大字的大型笔,以及蓄墨较多的长锋笔等新品种。毛笔的制作不仅讲究实用,更注重工艺装饰,从质料到装饰花纹都有创新。

明代著名画家王绂分析说:六朝以前,基本上都是用硬毫,魄力既雄,神明内蕴,笔锋藏而不露,这是晋人书法难以企及的原因;唐代书法家追求中锋,而笔笔有交代,规矩端倪,显豁呈露,所用为硬毫无疑;到了宋代,苏轼、米芾等人全讲流转飞动,笔画骨力挺劲,但已经不是纯用硬毫了。所以,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书法习惯和书法风格的诞生,了解毛笔的历史,有助于理解不同历史阶段书法风格的成因,也有助于在揣摩书法艺术的变化中,感悟书法的博大精深。

编辑: 温英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