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家教|你家孩子应该了解的消费常识,防止孩子超常消费

一位学生在成都理工大学上大四,每月开销在2000元以上。面对各种不正常开支,不堪重负的母亲无奈地与儿子签订了一份特殊的“母子协议”。

“从即日起,每月除500元生活费以外,其他任何额外开支都必须向母亲提出书面申请……

在校期间,不能有任何赊账行为。因恋爱而产生的费用,只能从500元生活费中支出。学期结束后,如没有超支行为,家长将给予1000元的现金奖励。”

母亲说,儿子在成都理工大学上大四,每月开销2000元以上还经常出现严重亏空,动不动就向朋友借钱,还在校园内外赊账消费。到了实在赊不到的时候,就回家以各种理由要钱还账,然后再继续自己的超前消费。

母亲曾坚决拒绝为儿子的赊账“买单”,收债人却说:“如果不尽快还钱,我就要向学校告状。”为了儿子的前程,她只能屈服。在无数次地为儿子“买单”之后,她决定用协议来规范其消费行为。

同时,还准备印刷倡议书,呼吁有同样遭遇的家长共同抵制孩子的超前消费。

现在,孩子们大多像案例中的那个学生一样存在这样的毛病,就是父母给多少钱就花多少钱,花完了就跟父母要,花钱很没有节制性。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我们家经济状况很好,不需要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也有的父母会说,我们家经济条件差一些,平时实在不好意思和孩子说钱的事儿,总觉得自己和别的父母差很远,这样可怎么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呢?

美国教育专家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了他们应了解的消费常识:1~3岁能辨别不同硬币和纸币的价值;4岁能懂得不能见什么买什么;5岁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区分不同面值的一些钱;7岁能学会看简单的价目表;8岁能知道把钱存到储蓄卡上;9岁能自己安排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10岁懂得节约的意义;11岁知道从电视中了解有关广告;12岁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常用术语;等等。

教育专家为美国孩子拟定的“标准”,对我们的父母向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是否也有一定的启发呢?

孩子们虽然接触了钱,但他们很少接触到真正的成年人生活。所以,当他们长大以后,需要自己支付水电费、房租、物业费的时候,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可忽视孩子理财消费观念的培养。因为孩子迟早要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就必然与钱打交道,当孩子手里有了钱,父母就应该指导孩子如何使用这些钱,教孩子学会用钱,理性消费。

位父亲带着6岁的孩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为了买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最后,父亲把省下来的10元钱买了一个孩子向往已久的乒乓球拍。这位父亲的做法很聪明,他的行为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使孩子了解了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费。这样,孩子在自己支配钱的时候,也会注意节俭。

无论你的经济条件如何,在给孩子零花钱方面,父母一定要有所节制。一般来说,零花钱的数额并没有一个定数,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日常消费来预算。这些开支大多包括买零食、午餐费、车费、购买学习必需品的费用。另外,父母还要给孩子一些额外的钱,也就是说,你给孩子的钱,要比预算宽裕一些,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存储创造可能性。

(1)训练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

父母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订出一个消费计划。在父母给孩子钱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支出原则,让孩子自己去订计划,父母不必直接干预,但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监督、检查。

(2)带孩子购物,向孩子示范明智消费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教会孩子明智消费,比如带孩子购物时,要指导孩子了解什么是价格差,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懂得预算,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

(3)给孩子预习成年人生活开支的机会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买菜、交电话费等,使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父母每个月都需要支付哪些开支。这样,孩子有机会了解家中“财政”,会综合考虑开支,不至于顾此失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