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云祭扫 “云端”未离线

2020年4月4日,举国哀悼。

这一天也是清明节,中国人慎终追远、祭祀祖先的日子。

数十年来的现代化中,人口流动、观念变化、环保需求,种种因素都在改变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传送祭扫仪俗。同时,互联网上则催生了“遥祭”“远程扫墓”“云祭扫”等多种新的祭扫方式,一开始,这些“云祭扫”备受争议,甚至饱受批评,但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云祭扫”却成了多数人寄托哀思的途径。

“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无数图片、影像资料,每一个人都有许多社交账号,当一个人逝去,这些东西仍然存在,或许,在每年的清明,整理逝者的照片、视频,打开逝者尘封许久的微信、电子邮箱,或许也会成为新的仪式”,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说。

一段家乡的视频

清明节前的那个周末,37岁的陈兴收到了家乡亲戚发给他的一段小视频,那是家族祭扫祖坟的视频。视频里的场景,和他记忆中的完全不同,没有成群的年轻人,没有在田野里撒欢儿的孩子,只有几个年长的老人,拿着铁锹,给祖坟添了点儿土,整理了一下冢间的杂草。

在陈兴的记忆里,扫墓不是这样的。在二十多年前,陈兴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每年清明节的前一个周末,是成年人们的聚会日,孩子们的狂欢日。家族里数十口人浩浩荡荡,从村里奔赴野外,路上经常能遇到同样成群结队上坟的人们,用不了多久,田野里就会升起浓烟和火光,老人们认为,这一天人间的烟火,可以直入青冥,抵达逝者的世界。

从18岁出门打工,陈兴就再也没有参加过清明的祭祖,家乡远隔千里,工厂日夜不休,很长时间里,他几乎忘了这个节日,但仍旧能很清楚地记得祭祖时的每一个细节。家族里的长者主持祭祀,分付纸钱祭品,给每一位祖先的,都要分得明明白白,然后烧纸、点香、泼洒祭品,叩头……

进城打工之后,很多年间,清明节都不放假,后来放假了,三天的时间,也不够回乡祭祖。事实上,遥远的家乡,祭祖时也不再热闹了,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孩子们在远处上学,多数也不回家,只有留守的老人们还惦念着田野里沉眠的先辈们。

在山间祭祖。资料图

数十年来,数亿农民进入城市,许多人已经定居在城市,乡村的空心化,使得传统的祭扫仪式逐渐难以维系,传统本身,被迫消解、变化。

“现在还有人祭祀,还有人给外出的人们发视频,再过些年,留守的老人们去世了,谁给他们扫墓,又有谁给我发视频呢?”陈兴说。

祭扫为何要有仪式

清明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慎终追远的象征,也是传统社会中,人们为数不多的思考死亡、思考生命的节日。

“一个人的生命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可以替代的,唯有死亡是不可替代的,死亡在一个人出生时就一直伴随着他,刻画在他的人生中。而死亡也是最荒诞的,一个人前一个月还好好的,忽然就染病去世了。他生前可能对自己、对和他相关的人做了许多安排,未来要干什么,但死亡把一切都打断了。没有临终的告别,没有死后的追悼,一切化为乌有。所以国家设立哀悼日,通过特定的仪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思,这是有必要的”。李河说。

人们需要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不论是鸣笛、默哀的现代仪式,还是香火缭绕的传统风俗,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提醒人们,有些东西不能忘记,李河说,“仪式更多做给生者的,通过仪式告诉人们,人生是有意义的,有它的重要性,人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情感的关联者。观察生活中的人们,很容易发现,那些希望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人,重视自己人生的,往往也会重视祭扫”。

现代社会中,人口流动、观念变化,正在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传统仪俗,祭扫也是其中之一。“比如烧纸,我们现在认为是陋习,应该改变。但同时也要看到,陋习背后的意义并不陋,在改变陋习之后,应该思考,如何创造新的仪式,留住那些重要的意义”。

从争议中开启的云祭扫

几年前,网上开始流行“远程扫墓”,家乡的亲人,把扫墓的实况直播给出门在外的人,也有人专门承接“代客祭扫”的生意。

在最初,这种“云祭扫”备受争议,甚至饱受批评,许多人认为这是“伪孝”,甚至是“不孝”。

现在不少墓园都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40岁的王晟,就曾经遭遇过亲戚们的嘲讽。王晟是南方人,在北方工作近20年,除了过年,很少有机会回老家。因为缺席清明的祭扫,家乡的亲戚们明里暗里多次嘲讽过他。

“出门在外,不能回乡祭祀,不仅现代有,其实古代也有很多”,李河说,“在古代,也有委托亲属帮助修葺祖先坟茔、代为祭祀的情况。人不能到,心可以到。从本质上来说,心到比人到重要。‘云祭扫’作为权宜之计,也确实可以。说明一个人仍旧挂念着逝去的人,和逝去的祖先仍有情感上的维系。这是好事,能这样对待逝去的人,可以想象,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也必然有一种严肃感”。

但即便如此,李河认为,“人到”仍有意义,“节日是一个节点,在一年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节点,告诉人们停下来,这时候要做某件特定的事情。从一年来说,日常生活打断了,但每年如此,又是另一种重复,这种重复会强化人的某种意识。”

旧的仪式逐渐消亡,新的仪式如何形成?李河说,“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根系式生存消失了,更多人在不断漂泊,传统仪式保留下来的越来越少,这其实是人生虚无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如何寻找一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简单易行的、又有创造性的仪式,让人们尽性尽哀,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被提倡的云祭扫

4月2日,清明节前,北京昌平某个陵园前,停车场仍停满了车,陵园外的路边,出售的花篮、鲜花摆了一路。

陵园外出售的花篮鲜花摆了一路。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尽管看起来人不少,但比起往年,今年来扫墓的人其实少了很多,陵园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清明前一周,陵园就组织了献花活动,在每一座墓碑前敬献了两枝菊花,让那些家人不能前来的逝者,也有人祭扫”。

祭扫的人进入陵园时,要登记身份,测量体温。

陵园里人并不多。一位年长的女性祭扫者,用水沾湿了毛巾,慢慢地把家人的墓碑擦得干干净净。

记者看到,陵园本身也提供代客祭扫的服务,工作人员介绍,“有人在外地不能回来,希望我们专门帮他们祭扫一下,所以我们也开了这个业务。此外,我们日常也会擦拭、清洁墓碑,即便人们不来,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也要擦拭墓碑的”。

擦拭干净的墓碑。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疫情尚未结束,今年清明,许多地方都发出了“云祭扫”的倡议,比如江苏,据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江苏推广“云祭扫”等非现场祭扫方式,至4月3日午时,江苏已有435.65万人次通过清明“云祭扫”平台线上祭扫。而在北京,不少公墓、陵园都举办了“网络追思活动”,仅某个公墓举办的一场活动,就有50多万人在网上参与。

或许,“云祭扫”这个当初备受争议的新现象,在未来会形成新的风尚。

云端并未“离线”

2016年,国外一家互联网公司曾尝试通过逝者生前的数据,重新创造一个聊天机器人,那些因为失去亲人而悲痛难忍的人,或许可以借此重温和亲人在一起时的温暖。这样的场景,其实在科幻故事里早已经有了,电视剧《黑镜》中,就曾描述过类似的技术。

其实,在“云祭扫”出现之初,就有不少人开始讨论,互联网时代,或许有更多的纪念方式。

当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数字资料,照片、视频,这些东西会留下来,保存在手机里,电脑里,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还有众多的社交账号,从电话号码到邮箱、微信、微博,这些账号绝大部分不会因为死亡而注销,它们仍处在开通状态,电话可以打通,微博可以留言,微信可以发送。现实中,也确实有不少人,会保存和维护已逝亲人的电话,定期缴费,以维持号码的存在。而微信、邮箱等则更简单,几乎不用维护,自然会长期存在。

“相比起网上观看祭扫仪式,在清明节整理逝者的图片、影像资料等,更有参与感”,李河说,“参与仪式,比观看仪式更有强化意识的作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无数的数字资料,大部分人平时不会想着去整理,逝去后,家人又往往没有整理的意识,要么放着不管,要么一删了之。所以,何不在清明节这个追思逝者的节日里,把整理这些资料作为一个新的仪式,每年都进行一次。重新翻看逝者的照片、视频,他们音容宛在,给逝者的账号发一封邮件、一个信息,仿佛他们能够收到,就好像过去的人们认为香火能够直达逝者的世界一样”。

逝者在“云端”,而“云端”从未离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何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