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说李白需要细论文,李白说杜甫作诗苦,南宋人说他们互相讥嘲

前言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李白“笑话”杜甫,说其“太瘦生”,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源自于李白写给杜甫的一首诗,题目为《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瘦生,是什么意思?欧阳修有解释。

至于李白是不是笑话杜甫,又因何而笑话杜甫,后来的诗评家也多有论述,我们看看谁讲得更有道理。

一、太瘦生,是一句大白话

北宋诗人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这样解释太瘦生:

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麽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太瘦生,就是“太瘦”的意思。生,是一个语气助词,欧阳修还举例说,类似于“作麽生”、“何似生”等民间得大白话。

这种大白话在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中比比皆是:

昔有一秀才,作无鬼论,论成有一鬼叱曰:“争柰我何!”意作么生?” 师以手斫额曰:“何似生?”曰:“祇如五祖以手作鹁鸠觜,曰:“谷呱呱。”又且如何?”

李白用白话入诗,有点像开玩笑:小杜您怎么搞得这么瘦呀,应该是以前作诗太辛苦了吧。

这首诗的题目是《戏赠杜甫》,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长者,李白跟自己的这位“小”兄弟开开玩笑并不过分。

不过,李白为何说开这个玩笑呢?所谓的杜甫作诗苦,是不是话中有话呢?

我们看看后人是怎么分析的。

二、李白与杜甫相互讥嘲?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六中,关于李白和杜甫作诗风格的不同,写过这样一段话:

李太白一斗百篇,援笔立成。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二公盖亦互相讥嘲,太白赠子美云:“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苦之一辞,讥其困雕镌也。子美寄太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细之一字,讥其欠缜密也。《鹤林玉露》

罗大经大概意思是,李白作诗,可以用一个“快”字来形容:一斗百篇,援笔立成。

杜甫作诗,则慢工出细活: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于是李白和杜甫相互之间赠诗,就对方作诗的风格互相开玩笑(讥嘲)。杜甫作诗要和李白“重与细论文”,说李白作诗太粗线条,虽然潇洒,却失之“缜密”。李白说杜甫太廋生、作诗苦,是说杜甫作诗他过于“雕镌”,把自己搞得太累。

杜甫作诗,一字不苟,改罢长吟。 长吟是为了发现音韵上的缺点,一字不苟,即一个字也不肯放过,这个字可能是意义上不合适,也有可能在听觉上(音韵)不合适。

因为杜甫太追求完美,所以李白说他作诗苦。

更早一点的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李白说杜甫作诗苦,是“讥其太愁肝肾也”:

杜诗思苦而语奇,李诗思疾而语豪。杜集中言李白诗处甚多,如“李白一斗诗百篇”,如“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之句,似讥其太俊快。李白论杜甫,则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似讥其太愁肝肾也。

​杜牧也说:“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这种愁苦似乎是指诗文中的情感表达,不过,也有不同的认识。

我们看看下面孟棨的说法。

三、格律之争?

罗大经说李白认为杜甫“困雕镌”,葛立方认为李白说杜甫“太愁肝肾也”,这两种是不同的认识,前者说杜甫作诗太雕琢,后者说杜甫诗歌中的情感太愁苦。

唐朝孟棨则有另一种阐释,他在《 本事诗· 高逸 》中这样说:

(李白)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孟棨说李白批评初唐人作诗,有两个毛病。首先,延续了梁朝和陈朝以来“艳薄”的毛病,这是指内容上的缺陷。

其次,还有齐梁永明体诗人沈约(沈休文)等人,注重声律的毛病。如今恢复古人之风,非我李白莫属了。

孟棨接着说,所以陈子昂和李白的诗集中,格律诗非常少。李白曾经说,作诗如果有寄托、含蓄、意蕴深远微,五言诗不如四言,七言更不如五言了。何况还拘泥于格律要求呢?

大家知道,从齐梁开始,格律诗诞生,一直到初唐体制健全。唐高宗时期,格律诗还被纳入了科举考试中,所以诗人作诗必然要学会作格律诗。

而七言诗也在唐朝伴随着格律诗的健全走向了顶峰,其中杜甫的贡献不可磨灭。

李白和陈子昂举起复古的大旗,作了很多优秀的古体诗(非格律诗),因此李白对于杜甫在格律诗上过于执着提出了一点异议,所以笑话杜甫“作诗苦”。

结束语

韩愈曾有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对于中唐人对于李白和杜甫的争议,韩愈嗤之以鼻,还写到: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中的两座丰碑,二人惺惺相惜,相互尊重。李白写《戏赠杜甫》时大于在公元746年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遇。

当时的李白已经名满天下,而杜甫不仅当时默默无闻,即使去世以后也名声不显。 李白给杜甫写诗, 是大哥对于小弟的善意调侃。

作者未必是,读者未必不是,后人对于二人诗歌往来的解读,就见仁见智吧。

@老街味道

随园诗话中,袁枚提到的这两幅对联,到底谁的好?

西湖歌舞几时休,作诗易收复中原太难,诗人冤枉了南宋皇帝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