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危机?大国博弈最后的筹码

作者:时晨晨

只有粮食危机,才是致命的危机。

今年特别倒霉,危机频繁爆发,地缘政治危机、流行病危机、流动性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等相继出现。

终于,大家的关注点轮到了“粮食危机”上了!

近两年极端气候频现,洪灾、旱灾、火灾等灾害不断,亚非地区世纪蝗灾爆发,又遇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扩散。

有的国家确实有点儿“慌”,伊拉克告急,需求进口百万吨小麦,印尼和菲律宾着急,粮食储备顶多维持三个月。

粮食大国也火上浇油,先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宣布谷物出口暂停10天,又限制谷物出口总量。

紧接着,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宣布,暂停大米及大米产品出口;全球重要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也宣布禁止出口小麦、土豆等11种农产品。

全球12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

世贸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三大机构也发出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导致全球出现新一轮粮食危机,最危险的是今年4月到5月份,呼吁减少医疗物质和粮食出口限制。

一时间,金融市场沸腾,主要粮食期货价格全线飙升,牛肉、鸡蛋等食品价格也上涨。A股市场,农业板块连续走强,相关个股连续涨停。

全球粮食危机真的要来了?

苦口婆心 警钟长鸣!

金融机构,最不讨好的一个部门就是,风控部门。

他们时时刻刻提醒你,这业务有风险,那业务有风险,你得注意点。整天喊风险,行情这么好,“耽搁”赚钱。

只有危机来了,他们的作用才凸显出来:平时听他们话的机构,才能够活下来。

在联合国,最不讨好的一个部门差不多也是,粮农组织(FAO)。

他只干一件事:提醒全球粮食危机

时不时地发报告警告大家,多地面临饥饿威胁,给出的理由也很多,降雨不足、降雨过多、资金短缺、战争、疫情等等。

纵观数十年报告,它从来不会说,今年全球粮食大丰收,大家放心尽情消费吧。

每年的三、四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都会固定的发布一份《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是的,就是字面意思,每年都发布《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挑动大家的神经,敲打麻木的大脑。

这些年,全球粮食生产,到底什么情况呢?

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但是农业技术却每年提升,因此全球粮食产量几乎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从当初的不到24亿吨,增长至接近27亿吨。

粮食消费非常刚性,一个人的饭量并不会随着产量变化,因此产量增多的同时,消费并没有增多。

从2015年以来,谷物产量就一直超过需求规模,导致全球谷物库存规模持续攀升。目前,全球累计谷物库存高达8.17亿吨,创20多年来新高。

再看具体粮食品种,大麦、小麦、玉米和大米,所有主要粮食作物的年产量,都一直大于总消费量,粮食供应全面剩余。

剩余最多的是小麦,高达62%,剩余最少的是大麦,也接近30%。这意味着,即便全球不再生产粮食,也够坚持五六个月。

联合国粮食署,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敲钟者!

每年都敲钟,基调只有一个,警惕粮食危机。

毕竟,人类不太长记性,种田哪有打工工资高,农业哪有工业、高科技行业的附加值高。联合国生怕大家被利益诱惑,总得提醒大家,万不可放松警惕,警钟长鸣!

我国粮食产量什么样子呢?也是常年过剩!

2019 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但是我们的消费只有1.94亿吨,算上饲料和工业用粮,还会结余1430万吨。

从2006年到2019年,我国小麦的自给率均值为105.88%;大米其实也是一样,2014年以后的自給率均在100%以上。

2019年,全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这意味着库存可以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这就很明显了,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单从我国看,粮食产量绝对大于消费量,所以不用担心粮食危机。

商务部也明确告诉大家:粮食库存充裕,无需囤积粮食。

现在大家之所以恐慌,就是因为疫情蔓延造成的。

接下来一个关键问题是,疫情对农业就能能造成多大影响呢?

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别看疫情防控搞的“热热闹闹”,农村封路的封路,封村的封村,感觉大家都不去种粮食了。

那是大家都没在农村生活过,封村封路,只是封外面的人,村里人要想出去,有一万条路。

农村疫情,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你们不了解农村人,但凡有方法,绝对不会让自己种的庄稼浪费掉。

更何况,我们在疫情爆发前,一号文件就已经强调了,要重视粮食。疫情爆发后,领导人开会,专门强调保证春耕,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等等。

上面领导一发话,下面就全部动员起来。

现在河南等很多地方,都出台规定,不管前几年怎样,但是今年不准出现荒地,就连没有盖上房子的宅基地也一样,无论种瓜还是种啥,不准荒着,否则就收回耕地和宅基地。

今年政策比以前严格得多,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只会超过往年。也就是说,疫情爆发,导致大家进入紧张状态,政策非常严格,粮食产量不仅没降,还会显著提升。

这就是我们的政策特征,越到关键时刻,爆发的潜能越大。

粮食安全 是大国博弈最后的筹码!

都啥年代了,总量上看,生产永远不可能短缺。

所有的短缺,都只是结构性短缺。

什么意思呢?在很短一段时间内,某个地区,某种物品有可能会出现“短缺”。

但是,这种现象,不可能持续多长时间,范围也不会扩大。

所以,金融市场上,炒粮食上涨的逻辑,根本不是长久逻辑,奉劝各位,爽一把赶紧撤。

短缺不会造成粮价上涨,在当今社会,能造成粮价长期上涨的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货币供给过多。

一切价格现象都是货币现象,供需失衡只是自我安慰的故事。

做过期货的人感触会很深,价格上涨的时候,供给永远短缺;价格下跌的适合,供给永远过剩,这些都是故事而已,根本不是事实。

什么导致结构性短缺呢?分配失衡。

疫情不影响粮食生产,影响的是粮食分配。

实际上,当下所有问题,都是结构性问题,都是分配问题,生产从来不是问题。

当今社会,流动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跟货币一样,有了流动性,一切才能正常运转。

不可否认,当下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航运,就会影响物流,也会影响全球粮食再分配。

据世卫组织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10万,死亡病例破6万,美国全球第一、西班牙第二、意大利第三。

疫情还没有出现拐点,美国也开始全球撤侨,全球封国封城范围不断扩大。

相应的,美联航、加拿大航空、英国航空、汉莎航空、芬兰航空等等,全球航空公司大面积停飞,空运价格暴涨。

粮食供应链受到威胁,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这有可能会造成,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地区,比如非洲等,会暂时出现粮食短缺,粮食价格上涨。

当然,也没必要过度紧张,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全球每年都会发生局部粮食短缺。

中国什么情况呢?完全不用担心。

我们只有大豆进口多,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主要口粮,小麦、玉米和大米,对外依存度几乎为零。

所以,即便国际贸易中断,也完全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既然分配失衡会导致暂时性短缺,就必须分析一下我国的物流情况。

早在3月初,我国的邮政快递复工人员已经达到300万,复工率达到90.2%,日处理快件量1.6亿件以上。

目前,快递行业几乎全部复工,快递员也都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出各个小区了。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疫情爆发初期,封路封城确实中断了物流,好在后面逐步摸索修正,开辟了紧急通道模式,无接触物流模式等等,后顾无忧。

只要还能收到快递,只要还能看见马路上有车在跑,粮食结构性短缺都不会出现。

再说了,两个月后,小麦就该大丰收了,新粮旧粮一堆积,粮食更加过剩。

难怪很多面粉企业,收购价格不仅没涨,还比去年下跌了30-50块钱。

粮食问题太重要了,粮食安全,国家比你操心多了。

每年的岁末年初,我们都会制定“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7年关注三农问题。

2月5日,2020年的一号文件下发,具体强调了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2019年10月份,我们时隔23年,再次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还是要确保粮食安全。

我们对粮食的一贯态度是,从长远看,我国粮食供给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所以要保障三农,稳定粮食产能。

所以,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破坏永久耕地的地方严惩不贷。

这不是因为短缺,而是警钟长鸣!

有粮食,才是大国。粮食是大国竞争,大国博弈最后的筹码。

用脑子想想,我们怎么可能会轻易丢掉这个筹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