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疫情之后,让生活“归来”

历时两个多月,武汉终于逐步解封。我在这里必须感激留守在前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为武汉战胜这场疫症。但病毒、灾难过去之后,后续的重建工作,其实才刚刚开始,也是我们团队可以接棒贡献之处。

流行病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会带给人们日以继夜的恐惧,但那恐惧是看不到的,而且非常的细微,一点一点地改变日常的生活,例如,经过长时间的隔离后,人会更容易觉得无聊、孤单、焦虑。再者,人在疫症之后也会极度恐慌,很小的事情就会反应过敏。这些心理创伤,都需要抒发、治疗。所以,我不断思考,身在武汉K11 Select,如何在这个关头为社会带来公共福祉?被苦难连绵地敲凿之时,艺术最珍贵的感染力,就会从绝处中渗透出来。而K11一直坚持为艺术和生活建立连结,我相信在这一刻,我们比起其他地方,更能带来这种精神上的关怀。

NYSometimes-Religion-2020-数码绘画

NYSometimes-Integral of Love from Me to You equals Infinite-2020-数码绘画

“本系列作品意在描绘一个艺术与科学的狂欢,存在于二维作品中繁复无序的细节映射了适用于物理真实世界中一切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定的规则下无序而混乱,并始终朝着更加混乱的方向,由此带来的视觉上的压倒一切与精神上的焦虑。”

许强-《防疫“日历”》-2020-公益海报

“设计这张海报的本意是呼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注意日常居家防护,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减少外出次数,不给病毒传播以可乘之机!”

我认识不少身在湖北的艺术家们,也和千千万万的市民一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经历了痛苦、孤独、迷茫与焦虑、生与死的悲伤,再到如今 —— 对胜利的殷切盼望。但很多朋友因为隔离无法正常生活,不少人甚至经历了离别的阴影,五味杂陈,说来难尽。我认为这正是最好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积极面对和回应,传递爱的力量。因此,我策划了封城日记计划。首先,我邀请了不同艺术家,在封城期间用各自的创意方式写日记,排解当下的情绪,然后再邀请民众加入计划,创作属于武汉这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我也希望更多的武汉民众可以加入我们,让你们的心声、意志可以让世界看见。除了在湖北的艺术家外,很多其他城市的艺术家也都一直在关注我们的项目,他们也在用艺术支持这座城市。

李继开,背包,2020,布面丙,50 x 60 cm

“这一下子天又黑了下来,一天又要过去了,现在武汉封城已是二十天过去了,全国各地别的城市也都处在严控状况之中,刚刚我从窗户望出去,看见树林里一个人在散步,当他远远看到另外一边走过来一个人时,默默静悄悄地隐身了。一时间我看得恍恍惚惚的,这些在外透一口气的游荡影子连同这前所未有、无限安静的天地,竟是我进入2020年面临的最初景象。”

换个角度看,这些巨大的疼痛,同时也是最大的创作灵感来源。有人也许质疑,日记也是艺术吗?事实上,犹太裔少女安妮.法兰克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纳粹下的“犹太大屠杀”时的生活记事,后来就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安妮日记》。成就艺术,有时不一定要读过艺术,只要回归生活的真诚,便会有强大的感染力。

武汉K11 Select也在全面消毒后,於4月1日正式重开。这些不同形式的日记,都会在商场中展示;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日记再深化,思考如何用其他形式再现,令其变成属于武汉的一个经典艺术作品,希望各位朋友勇敢表达自己这段时期的经历和生活。

其实,天灾还是人祸, 都是一个转变的契机,生命总是会找到出路。从明天起,我们要像诗人海子说的一样,关心粮食和蔬菜,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要面朝大海,春暖终归花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