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红“走红”记

新华社哈尔滨4月9日电题:顾晓红“走红”记

黄腾、孙晓宇

“顾晓红,这‘红蘑菇’还真让你成‘红人’了。”

面对乡党委副书记赵海涛的打趣,顾晓红站在自家菜园的大棚里,以一阵爽朗的笑声作为回应。大棚外春寒料峭,大棚里暖意融融。但就在一年前,顾晓红在面对赵海涛时,却有一肚子不满。

顾晓红是黑龙江省兰西县兰河乡拥军村唐家岗屯村民,去年春天,长年在哈尔滨打工的她回乡探家,发现村里有了新变化。“不少乡亲院里都建了新大棚,我心里就犯起了嘀咕。”顾晓红打听到,她所在的唐家岗屯成为赤松茸培育专业屯,“红蘑菇”指的就是赤松茸。这些大棚由村民报名,统一组织兴建,每平方米32元造价中有30元由政府补贴。

“建大棚给补贴,产出农产品还能卖钱增加收入,我也去村里报名。”这时村里犯了难,兴建大棚工作已接近尾声,所需建材也全部用完,村里没法答应顾晓红的要求。“村里不行,我就去乡里,凭啥别人家能建,我家就不能?”顾晓红一路“杀”进乡里,“杀”进了赵海涛的办公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想给你建大棚拿啥建?”顾晓红非要建,赵海涛“变”不出建材,看着“杀气腾腾”的顾晓红,赵海涛“挺上火”。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事让赵海涛更“上火”。为发展赤松茸培育产业,乡里联系了一家合作社,村民可从合作社购进菌丝,如市场行情不好,产品还会由合作社进行保底收购,“这账怎么算怎么合适”。但不少村民从未见过赤松茸,也不相信培育赤松茸能增收,在入户推广过程中,甚至还有村民说风凉话。

赵海涛转念一想,顾晓红建大棚意愿强烈,要是经营好了,让其他村民看到效益,对推广赤松茸培育将大有裨益。“妹子,补贴建大棚,咱可不能让这大棚闲着,可得好好干。”顾晓红保证道:“领导你看着,我肯定把这大棚伺候出个‘样儿’来。”赵海涛多方争取,顾晓红家院里的大棚建了起来。

“大棚建起来了,可我这心里还是‘不消停’。”顾晓红大棚建得晚,看到邻居大棚赤松茸一筐筐往外卖,自己大棚却“没动静”,心里“特不是滋味”。“下大力气给咱争取的,这要是‘伺候’不好得多‘打脸’。”顾晓红干脆辞掉在哈尔滨的工作,专心经营大棚,按时浇水、通风、查看温湿度,没过多久,一顶顶赤松茸长了出来,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相好。

“‘红蘑菇’长出来后,买的人就没断过。”顾晓红说,庭院大棚里的农产品,既不打农药也不上化肥,附近旅游区的游客经常来买,甚至有哈尔滨、大庆的客人专程驱车前来。顾晓红“红了”,她的手机成了订购热线,前来咨询赤松茸的电话不断打来。“最多时一天能摘400多斤。”

2019年,培育赤松茸为顾晓红带来1.6万多元收入,今年顾晓红打算再新建两座大棚,预计全年效益将在5万元以上。赵海涛说,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培育赤松茸的行列,今年全乡赤松茸培育专业屯达到8个,按每季亩产8000斤计算,每季亩效益至少2万元。

“顾晓红,你现在可不是‘小红’,而是‘大红’了。”赵海涛又开起了玩笑。顾晓红扒开大棚里的基料,指着新长出的赤松茸说:“不仅我要‘大红’,乡亲们也要‘大红’,咱不仅要培育出‘红蘑菇’,还要培育出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