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嫉妒心太强秒变“柠檬精”?试试这样做

文 | 小马益智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本能行为,一个正常人,不仅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嫉妒心理,而且还会有被他人嫉妒的愿望。

——阳光妈妈

1

热播剧《少年派》中曾有一集是林妙妙因为妈妈怀二胎而吃醋嫉妒变成“柠檬精”的场景:

林妙妙发现妈妈怀了二胎后暴跳如雷,她说:

“有备胎了,放弃我了?原来是有更新换代产品了,从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听到女儿林妙妙的话后,妈妈对她说:

“这个宝宝也是意料之外,不是我跟你爸计划之内的。”

原本以为这样的解释能让女儿林妙妙情绪得到缓和,没想到心生嫉妒的她却说:

“宝宝?你叫的可真亲啊,宝宝原来是我的专属称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就是个笑话。”

其实,林妙妙的这种嫉妒心理每个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

当你夸奖其他小朋友时,他会撅起小嘴巴生气;当你拿零食玩具给其他小朋友时,他会哭闹着抢回来……

这不得不令人想起《妈妈是超人》某一期节目中,霍思燕的闺蜜带着儿子Leo来串门,一开始嗯哼十分热情,将自己的玩具、零食和Leo分享。

可在吃饭的时候,妈妈不仅给Leo做辅食,还耐心喂他吃饭,嗯哼却被要求坐到对面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区别对待”,大大引起了嗯哼的“嫉妒心理”,于是便开始生气了!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本能行为,一个正常人,不仅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嫉妒心理,而且还会有被他人嫉妒的愿望。

2

所谓嫉妒心,就是当一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对象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怨恨的情绪体验。

从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来看,嫉妒是一种原始的情绪,也是一种从婴儿时期便表现出来的自然情绪反应。

但是随着孩子渐渐成长,孩子之间会更积极地进行相互比较,嫉妒心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呢?

父母喜欢在孩子之间做比较:

对孩子有过高期望的父母,常常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受到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

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

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度不足,常常忽略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我不重要,爸爸妈妈不爱我”的错觉,慢慢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过分的夸奖:

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总是夸大其词,采用过分的赞赏。

时间一久,孩子就会滋生一种错误的骄傲情绪,总是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而一旦父母夸奖别人,就会变得无法接受,产生嫉妒心理。

3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都更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虽然孩子的嫉妒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情绪表现,但如果这种情绪过分强烈,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遇事总是怨天尤人、总爱产生偏见的人,都是因为小时候产生过分嫉妒心理时父母没有进行正确引导造成的。

4

那么,面对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呢?

01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父母不仅要引导孩子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如果父母一味地否定孩子,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也会通过贬低别人来追求心理平衡,出现嫉妒心。

父母应该适度鼓励、赞扬和肯定孩子,学会欣赏孩子,引导孩子去欣赏和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嫉妒。

02

培养孩子正确的输赢观念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普遍存在,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推进事物向成功的一面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竞争能力的人,一个人的竞争意识可以使自身不断追求卓越。

而1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有相关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自我保护意识的作用下,孩子不愿意面对失败是很正常的,是人类本能的反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父母常常将生活与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和不良的输赢观念带入到家庭当中,带到孩子面前,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过分看重输赢的父母,会使孩子的得失心越来越重,无法接受一点点失败,不敢直面成长中的挫折与困难。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成为“常胜将军”,我们要给予并培养孩子正确的输赢观念,让孩子明白: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的过程。

03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在他们眼里,别人的赞美和肯定会让他们有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所以,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合格的家长会从小帮助孩子建立坚定的自信心,引导孩子挖掘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强化,使孩子走出自卑变得自信起来。

尹建莉老师曾说,儿童只有在对自己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帮助他稳固自信。

孩子的嫉妒心理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鼓励孩子成长,也可以阻碍孩子的发展。

作为孩子最初的启蒙者,我们要在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加以引导,让孩子心胸开阔、精神豁达,从而摆脱有害的嫉妒心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成长过程中的成功、挫折、难过与失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