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彗星一样消失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王思玷

靖一民

读过上世纪20年代出刊的《小说月报》的人,大都会记住王思玷的名字。他在该刊连续发表的7篇小说,以其饱蘸激情的笔墨,比较真实地描绘了20年代初期鲁南农民的痛苦生活,被茅盾先生称赞为“活的人生图画”。特别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他运用当时很少见的白话文写作,并大胆糅进了生动的乡土语言,为中国新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这位曾引起广泛注目的作家,人们尚未弄清他的生平情况,就“像彗星似的一现就不见了”(茅盾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也没查到他的下落,王思玷失踪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谜案。

我了解到王思玷的情况,纯属偶然。那是1989年深冬的一天傍晚,我正坐在书房里写作,一位身材瘦弱的老人突然风尘仆仆地走进屋。询问来意,他慈祥地笑着告诉我:他是王思玷的侄子,名叫王伦和,是退休教师。或许是因为有点文化的缘故吧,他一直对叔父很敬仰,几十年来一直想方设法搜集王思玷的著作,希望有一天能够集结出版。说到这里,他从一个黑提包里掏出一摞复印件,双手捧着递给我。

我接过复印件翻阅着,心中不由暗自惊喜。毫无疑问,这些复印件是研究王思玷的第一手资料。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其生平。于是,我倒了一杯茶水递给王伦和,请他详细介绍了王思玷的情况——

王思玷,原名王思璜,曾用笔名王一民、王亦民,1895年出生于苍山县兰陵镇西南隅村一地主家庭。他自幼酷爱文学,曾订有《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进步刊物。这些文化先锋杂志对他的影响很大。1921年,《小说月报》在第12卷第5号上以“风雨之下”为题,征求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和长诗。王思玷闻讯,提笔参加了这场刚刚兴起的文学革命。他怀着一腔孤愤,写下了处女作《风雨之下》,通过一个农民的自述倾叙了暴风骤雨给农民造成的灾难和北洋政府统治下农民的疾苦。小说在当年的《小说月报》第12卷第9号上发表后,被评为优秀作品。此后,他又连续写了6篇小说,均发表在茅盾、郑振铎先生主编的《小说月报》上。这些作品不但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广泛注意,而且得到了茅盾先生的高度评价。

1925年,国共两党积极酝酿北伐。兰陵有一个名叫袁永平的国民党人士拉起一支队伍,组织起义,迎接北伐。王思玷认为救国救民时机已到,立即弃笔从戎,在袁部任参谋。但不久,起义军在攻打临沂时,被山东军阀张宗昌的部队击败。王思玷率残部撤退时,被反动武装杀害,时年仅31岁。

在2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应该说王思玷是一颗明星。但是,正当他那超众的才华有待于充分展露之时,他却溘然消失在漆黑的夜空里,实在令人惋惜!

王伦和讲到这里,深沉地说:“我觉得,历史不应忘记这样一位对新文学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所以才来找你,请你为叔父遗作集的出版做些工作。”

送走王伦和之后,我放下手头的写作计划,约枣庄市的朋友王善民先生一起做这项工作,因善民兄早已着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结集出版。这一次,我们决心共同努力,力争出版一本研究王思玷先生的作品集。我们先是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撰写研究文章,并与他远在台湾的女儿王缤和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当时旅居美国的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原名王冠才)先生是王思玷的学生,他闻讯后,也从美国来信给予关注。这样,到1990年春天,一本12万字的文学史料集——《午夜彗星》,终于编辑成书。

我们带着书稿来到北京,通过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周明引荐,先后拜见了冰心、唐弢、马良春等文学前辈。他们翻阅书稿以后,都为弄清了王思玷的生平而感到惊喜。在他们的帮助下,《午夜彗星》一书很快由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冰心老人特意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时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马良春先生亲自作序,认为我们的这本书“为现代文学史填补了空白”!

《午夜彗星》出版后,王思玷的名字再次引起文坛注意,兰陵镇还为他镌刻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台湾的出版社也曾联系购买《午夜彗星》的版权,王思玷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似乎是有望重新给予肯定。但很快我便发现,仅靠一本书,仍不足以大力宣传王思玷。因此,我想拍一部电影,详细讲述王思玷的故事。2010年底,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午夜彗星》,先是在报刊上发表,然后将剧本交给了龙虎风云(北京)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请他们组织拍摄。然而,该片在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立项之后,筹拍了四年,最后仍因缺少资金而成为一声叹息。

花谢入泥香,月缺还复盈。我坚信,王思玷就像时间深处飘落的花朵,即便是埋进了泥土之中,在历史的深处仍然会散发出清香,特别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人们会永远铭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