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农学博士的浪漫主义番茄种植史

对于一颗番茄来说,种子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如今却有高达九成的番茄,没有种子。

五年前,三个80后农学博士,从未下过地的年轻人,一起来到山东潍坊的农村,建起大棚,栽下番茄。他们的目标是种出一颗“有种的番茄”。

可高学历对当地农民来说,并不能代表什么,“没见过读书人会种番茄的,别扯淡了。”

博士来了

2015年,梁其安的哥哥到唐家店子村当书记。村里穷,荒了很多地,梁书记就想着搭几个大棚,种植高效的经济作物。推平了100亩地,县里和镇里又投了100万做配套,通水、通电、通路,万事俱备,却被村民给“鸽了”,没有一个人乐意出钱建大棚。

梁书记慌了,找弟弟想办法。

梁其安两肋插刀,贷了款,抵押了房子,拿出了300多万,投进了唐家店子村。之前十年,梁其安做的是互联网,十之八九,他是不知道这荒地上未来会是个什么模样,投钱全凭义气和冲动。

他妻子是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学的是农学,见丈夫要种地,也不拦着,介绍了一帮农学博士给他认识,一来二去,便将厉广辉、冯磊和夏晗拉进了团队,三个人都是博士,一个擅长生物育种、一个懂栽培和土壤,还有一个精通植物保护。

一支高配团队就这么组建起来。

几人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都是80后,都没种过地。

山东昌乐本地大面积种植西瓜和甜瓜,临近的寿昌又是著名的蔬菜基地,几个门外汉结伴出去考察了一圈,没找到什么灵感,倒是遇上几个种番茄的老农,抱怨忙活了一年,临收成时,价格跌得厉害,最后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上。

这触动到了几人,“应该做一个品牌出来,做一个标准化的、高品质的番茄出来,让老百姓的收入更加稳定。”

为什么现在的番茄不好吃了?

专注生物育种的博士厉光辉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找到了答案,《Scienc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所黄三文团队的研究成果,“番茄之所以没有以前的味道,是由于现代育种过程中过于注重产量、外观等商品品质,导致了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点位丢失”。

“我们要找回原来的味道,找到番茄的源头。”

颇具浪漫主义的念头让他们莫名兴奋,但出了门,跟村里人一说,对方扭头就走,“没见过读书人会种番茄的,别扯淡了。”

就是这个味儿

理想主义者有理想主义的浪漫,也有理想主义者的坚持。

为了寻找高品质的番茄源头,他们分工合作,划出两个番茄主产区范围,一个在欧洲,尤其是荷兰大区,另一个是东亚、东南亚。后者的口感与中国更接近,这个领域研究最深的是日本,他们保留了最多的番茄老品种。

他们找遍日本的坂田、龙井等地,找来各种品种,其中有那么一个品种,日本给的代号是一串数字3628,三个人张口一吃,就觉得对了。

“它好吃,有独特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感觉,却讲不出来,厉光辉博士突然提了一嘴,像不像小时候吃的糖拌西红柿?

几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小时候,番茄是一种吃得比较多的家常菜。厉光辉想到了喝糖拌西红柿汤的感觉。梁其安则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位勤劳的农民,平时并不擅长做饭,唯独有一个拿手菜,就是糖拌西红柿,“他高兴的时候,偶尔想表现一下,就做这个菜。”冯磊更直接,“7岁以后,我就没吃过这么好的番茄。”

番茄中之所以有以前的味道,实际上就是它的芳香物质,非常多,有机酸含量比较丰富。

但是,搞学术的人,当然得用学术的形式去解释。他们将这种口感进行了数据化,酸甜比10:1,糖度区间保持在7~10左右,风味最佳。

几个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不能让90后、00后们失去这些记忆,不能让他们一辈子都吃不到这种番茄。

他们终于为自己的事业找到了价值,看上去,也像找到了动力。

阵亡的15大棚番茄

好品种有了,还得有好的栽培管理办法。

博士们都是俗人,也会想当然。一上手把化肥农药拒之门外之后,转而想用农家土肥替代,牛粪鸡粪拉了一堆,发完酵,真的用上,才发现土肥效果并不理想。

他们果断求助“中国酵素第一人”高亮教授,将大豆和鲅鱼边角料混合,通过酵素发酵制成优质的肥料。

肥料问题迎刃而解,授粉却遇上了大麻烦。

用激素“蘸花”,人工受孕的方式,他们是不做的,那样做,别说是老味道了,连籽都不会有。他们得去弄一些蜜蜂回来,自然授粉。

一打听,土蜜蜂口味刁钻,只采甜蜜,像番茄花这样寡淡的花粉,它们是不屑的,倒是有一种荷兰熊蜂,不挑剔。

熊蜂买回来,却忘了跟人咨询使用方法,几个博士心高气傲,理论都懂,就是没人想过先去试一试。他们直接将蜂箱往大棚里一放,就等着花开授粉。结果,这边花期到了,花也开了,那边蜂箱里却始终没有动静,熊蜂居然打死都不出门。这可急坏了他们,临时抱佛脚去打听原因,等回来时,三五天的花期都过了,花掉了,粉没授上。

厉光辉性子急,带了几个人,拿上振动棒就去人工补救,根本来不及,眼瞅着整整一个棚的番茄,一粒粉都没授上,折损了两万斤番茄不说,这一季将近半年时间都付之东流,只能拔掉重来。

2016、2017年,是博士们在大棚里疯狂做实验,又疯狂失败的时期,很多时候,稍有不慎,都是整棚整棚的折损。

有一次,厉光辉和冯磊想搞一个“健身栽培”,原理就是在植物根部的土壤中,依靠特定的物质,形成一定的渗透压,胁迫植物将营养物质,将一定比例的水糖含量吸收到果实里面,番茄就能更好吃,香气四溢。“比如像我们的肌肉,原来不需要锻炼,我们给它一个压力,只有拿起这个东西,我才让你活下去,然后就会越练越强。”

如今,这个“健身栽培”已经是他们的一项核心技术,但试验的那一次,因为用量不当,第二天他们回到大棚时,整个棚的番茄都焉掉了,绝收了。几个人现在还会开玩笑,那两年,试验失败一共导致15个大棚的番茄“阵亡”,每次提起还是会心痛不已。

冒进的代价

折腾了近两年,历经千辛万苦,到2017年底,博士们的番茄总算种出来了。

小范围试销获好评后,次年,梁其安带头开了淘宝和天猫店,也算是重操旧业。此前,关于农产品的有机、绿色、健康,肉眼看不到,博士番茄却一目了然,掰开之后,有金黄的种子,是一个非常有识别性的东西。

他们把健康农产品可视化了。

生意出乎意料地火爆,博士番茄每次上架不多久,就会因为库存不足被迫下架。一向谨慎的博士团队决定放手一搏,将原本的种植量翻了一倍。

当年7月,夏晗意外发现番茄的口感发生了一些变化,口感不再那么浓郁。他们大惊失色,赶紧追踪根源,最后锁定在了温度太高。

但局面已经相当被动,那一批果子已经接连挂果,于事无补。每天三四千斤的果子要摘,根本消化不掉。到8月份,每天的产量飙升到五千斤。一切来得太快,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口感的识别性是他们的生命线,一旦松口,之前几年立下的差异化和口碑就会崩溃。但是团队还是出现了分歧,开会时,有人提出质疑,要不要追求那么极致,是不是可以将标准放低一些。

“花了这么多时间,费了这么多劲,刚刚尝到甜头,有时候一想就特别特别委屈,我们做农业,天气你是改变不了,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厉光辉说。

分歧还在,但大家心知肚明,虽然会上吵得不可开交,但下去之后,几个人默默地去跑市场,跑潍坊周边的市场,线下做活动,去赠送。那几天,谁都睡不着觉,哪怕睡着了,也都会梦见“整夜整夜摘番茄”,第二天早上5点不到就醒了,又想很快就要摘西红柿了,一摘5000斤,“你怎么办?还不知道要卖给谁去?”

整整一个月,连卖带送,还烂掉了一大批,终于勉强度过了难关。

绝妙的点子

冒进不属于读书人,他们很快又回归谨慎规划,从此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

几个人最初的愿景,是帮助年轻人记住曾经的味道,但现实的订单信息却大相径庭,有高达三成的核心粉丝,竟然是老太太。他们经常能够接到老太太的电话,跟他们说“太不容易了,竟然能够吃到曾经在自己园子里种的那种味道。”

博士们自然会替这些意外寻找台阶,并很快找到更加合适的理由。“我们在做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情,我们让这种自然农耕方式得以回归。”

“我们不可能会满足所有的人,我们的番茄有酸度,有人可能会觉得酸,会不喜欢,但我们不会为了让所有人都喜欢,而去妥协,这是我们做的产品,我们会坚持它的本性。”这些博士时不时地会流露出一些直言不讳甚至要与你辩论的劲头,就像他们曾经在教室、研讨会上表现出的模样,只不过现在他们身处田间地头而已。

前不久,几人又脑暴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他们称之为“人海战术”。

他们计划动员整个村的乡亲,一块儿加入到短视频和直播的行列当中,把番茄的整个生产过程内容化、可视化。唐家店子村一共有160户人家,差不多500个人左右,他们会培训其中的200个人参与制作短视频,并希望培育出3~5个KOL,“比我们去找外面的网红要好。”

但是,要说服这些村民并不是易事。至今还有不少村民依然想不通,为什么这些年轻人种番茄,有了虫子不能打农药,有钱买化肥却还不让用,他们始终认为,年轻人根本不懂种地。

“其实,他们忘记了自己30年以前的种地方法,他们把这几十年的化肥农业,当成了应该有的形态,这是健康的农耕方式吗?肯定不是。”

对一颗番茄而言,种子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失去了种子,番茄是不完整的,三个博士希望,自己种出了“有种的番茄”,这一枚种子,不仅能给现代人带去健康,也能让农耕回归自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