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创业,来对了!扎根上海的“纽约客”为何敢在疫情之下,再开新店?

餐饮业无疑是在这场疫情中受到重创的一个行业,然而在浦东陆家嘴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上海湾”内,最好的一间门面房即将迎来新主人——纽约客披萨。

纽约客披萨,这个2003年由美国人丹尼斯在上海创立的披萨品牌,正在疫情之下,逆势而上!这其中有着丹尼斯对中国经济坚定的信心,更有着他对自己第二故乡上海的那份情有独钟。足有嚼劲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美国大叔择沪创业再出发

“这个店面我已经眼馋了很多年,市口好,面积大,而且店门口还有个大露台,天气好的时候,客人们可以在室外就餐,更惬意.....”

今年已经是丹尼斯来到上海的第17个年头,物色店铺,装修店面,设计菜单......面对又一个即将开业的新店,憧憬着店铺开业后的生意兴隆,是这么多年来,丹尼斯最为陶醉的一件事。

2003年,怀揣着些许冒险和未知,一直穿梭在世界各地从事环保材料进出口贸易工作的丹尼斯,在56岁那年做出了人生的又一个重大抉择,决定要将纽约口味的披萨送上中国人的餐桌。

“从1990年开始,因为负责公司的亚太市场,会频繁来到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吸引着炸鸡、披萨、汉堡等众多西式快餐品牌纷至沓来,充满着商机。”作为意大利裔的美国人,丹尼斯对故乡“头牌”美食披萨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必胜客一进入中国,便风靡一时,甚至成了披萨的代名词,但披萨好似中国的面条,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风味,在美国,纽约披萨和芝加哥披萨在口味上就有着天壤之别。2003年,我与一位商业合作伙伴一拍即合,要把真正的纽约披萨带到中国。”

开放,包容,友好......丹尼斯脱口而出“N”个形容词用以表达当初为什么将上海作为事业又一春的起始点,“那时的上海,浦东似乎每天都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让人为之振奋,极具未来感,而且上海相较其它城市发展更快,更现代,很具吸引力。”

对于一个人到中年的老外来说,丹尼斯似乎在上海看到了与自己长期居住的纽约非常相似的气质,“好吧,上海,就从这里开始!”

手工纽约披萨 味正料足有嚼劲

纽约客的第一家店选址静安寺下沉式广场,店面不大,70来个平方,从未做过餐饮,但有着挑剔口味的丹尼斯请来了地道的纽约披萨厨师,从水面配比,到揉面,再到披萨酱、芝士酱的调制都严格秉持全手工。

(首家纽约客披萨店·2003年)

“纽约披萨的面团很有讲究,一定要用最好的高筋面粉,和意式披萨水面比例55:45有所不同,纽约披萨水比略微要低些,一般保持在45-50%这个区间,这是便于外卖到家后,顾客二次加热后依旧能够保持面饼薄脆的口感。”丹尼斯说。

“这个披萨是我们美国人的口味。”很快,纽约客的口碑在上海“老外”圈传开了,远在浦东金桥的老外们也会慕名而来,“十几年前的上海,外卖远没现在这么发达,幸好我们店在地铁口,很多老顾客会预定,搭地铁到站后给我们电话,我们就送到地铁检票口,与顾客一里一外,一手交钱一手交饼。”丹尼斯打趣地说,套用当下网络语言,这也算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土味”快递吧。

更绝的是,纽约客还有着别家披萨店少见的“20寸”超大“垃圾桶”披萨,这款有着意大利香肠片、牛肉、培根、猪肉粒等5种肉;洋葱、青椒、黑橄榄、菠菜、菠萝等8种蔬果,外加飞达和马祖里拉两款“灵魂”奶酪的巨无霸披萨,真可谓是一饼在手,全家管饱。

好味道,好口碑,70平米的小店,高峰时段排队等候时间越来越长,“是到了开分店的时候了。”丹尼斯敏锐地将目光瞄准了日新月异的浦东,“特别是陆家嘴,外企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人往来于此,我们的披萨必然会受欢迎。”

陆家嘴、金桥、张江......丹尼斯稳中有进,为保持纯正的口味,在源头上把控质量,没有选择扩张速度更快的加盟模式,而是坚持直营模式开店。

事业顺风顺水的丹尼斯感到更为幸运的是,还在上海遇到了“那个对的她”,娶了美丽能干的中国妻子,在陆家嘴安了家。

“我太太是南京人,过去很多人都说我们老美眼光奇特,喜欢单眼皮,高颧骨,长雀斑的中国女孩,当我把我太太介绍给我中国朋友时,他们都说,哇!丹尼斯你是个幸运的家伙,恭喜你娶到了一位标致中国美人。”说起身边的太太,丹尼斯满脸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有了美丽的太太相伴,丹尼斯的生意也进入了快车道,在南京、苏州、重庆都开了分店,而且品类也更丰富,既有披萨店,也有汉堡店,还有美式餐厅,一年营业额超千万。

对中国充满信心 逆势开新店有底气

时间一晃17年,如今已经73岁的丹尼斯,幽默风趣地指着自己头顶日渐明显的“地中海”,大笑着说,“岁数越来越大,头发越来越少,这些都在告诉我,我已经是老人了,但是我事业似乎正迎来又一个春天,新店就要开张,接下来会很忙。”

疫情之下,逆势开新店,丹尼斯的这份底气从何而来?

“最大的底气来自于,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在这次防控新冠病毒果断而强有力的举措,两个月就在14亿的人口大国遏制了病毒进一步蔓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丹尼斯说。

还有一份底气是来自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以及政府部门加快复工复产所显现出来的那分担当。丹尼斯说,“政府为了让困境中的企业得以缓冲,迅速给出了减免店铺租金,缓交员工社保等强有力的扶持举措,这都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商家减负,光租金这一项,就减免了我们公司两个月三分之一的开支成本。”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吓跑丹尼斯,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在中国发展下去的决心。

“非常幸运,当初选择来上海创业,真是来对了!”丹尼斯说,自己有不少朋友在美国、泰国等地开餐厅,因疫情,店铺暂停营业,没有收入,这几位朋友对于自己能否撑到疫情过去的那一天,都不抱非常乐观的态度,“打听下来,像中国这样给予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

正因为有了这份底气和信心,纽约客在上海的五家门店疫情期间一天都没有停,“营业额2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三月份下降50%,四月份到目前为止恢复到过去的六成,一天比一天好。”

采访快结束时,一边忙着巡视新店铺的丹尼斯突然想起,向助手问起了新店证照办理的进度,当听到助手说,只要材料准备齐全,营业执照当天申报,当天即可拿到的时候,丹尼斯当即吃了颗“定心丸”。

“上海现在的营商环境,真的值得点赞。17年前,当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光开一个银行外资账户就花了三、四个礼拜,隔三岔五就要跑一趟银行,填各种各样的表格。”回望那段经历,丹尼斯嘴里会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连串的“很难,很难”。

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当时对于中文一句都不懂的丹尼斯来说,真的好复杂,和助理跑断腿,磨破嘴,办妥所有证照花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而如今,上海有了“一网通办”,有了一门式办理服务窗口,丹尼斯说,17年前的“很难,很难”,似乎一夜之间,一切变得“越来越简单”。

“在上海的生活也是一样的便捷和舒心,一个二维码似乎能解决所有的事情,购物扫码付款,停车费扫码结账,看个电影扫码取票,这样的生活方式即便是在现在的美国也是不可想象的。”事业在这里,爱情在这里,丹尼斯说,“这就是生活,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离不开上海了,上海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