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飘香茶农笑

时下,云岭处处春茶吐绿,全省各地迎来了新一年的春茶采收旺季。在茶园中,在茶山上,在茶厂里,茶农忙着采茶做茶,茶企积极复工复产。

临沧

“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

随着春茶采摘季的到来,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和镇康县忙丙乡忙丙村格外热闹,来来往往的茶商游客,为这些深山的村落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今年采茶期间雨水不多,茶叶品质比往年更好。”清明节后,记者来到勐库镇冰岛村,看见当地村民李明春正在自家茶地里和茶农们一起劳作。“白天采茶结束,还要进行粗加工,有时忙得连睡觉时间都没有。”话虽如此,但李明春嘴角难掩笑意,他表示,开采10天已采摘鲜叶1吨半左右,接近去年总量,相信今年肯定会有个好收成。

据统计,冰岛村5个村民小组目前共有茶园面积6597亩,有百年以上古茶树57022株。2019年,双江县毛茶总产量1.44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51.6亿元。“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好古茶树,保护好我们世代传承的良好生态资源。”冰岛村委会干部周云富说,除常规的保护、管护措施外,当地去年还成立了“冰岛茶叶协会”,对整个冰岛村古茶树分布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对每棵古茶树进行定位,收集直径、树龄等基本信息制成二维码,未来还将实施“一饼一码”生产体系,完善溯源系统,让大家都能放心喝好茶。

在镇康县忙丙乡忙丙村大树王茶叶基地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芽让茶农们喜不胜收。“今年的春茶发得非常好,一天可以采得100多块钱。”在茶叶基地里,忙丙村岔路寨茶农李小秀笑着说。不只是忙丙村,马鞍山茶叶核心基地、回掌村、蔡何村、麦地村等地茶叶也陆续开采,每天傍晚茶园周围、茶厂、茶叶初制所皆可见茶农、茶商忙碌的身影。

据介绍,忙丙乡茶叶主要分布在9个村165个村民小组,大部分群众80%的经济收入来自茶叶。近年来,忙丙乡先后引进了多家龙头企业,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依靠沪滇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扶持项目等扶贫项目,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培训,提高制作技术。

目前忙丙乡共有茶园面积3.63万亩,初具规模的茶叶初制所约20个。有“马鞍山”“云峰”“玉鲜”等主要茶品牌6个,创造、制作“水调歌头、万家灯火、雁素鱼笺、橙香茶远”等养生茶菜、茶品26道,设置烤茶“百抖茶”茶展点一个,培养讲解本地茶历史文化人员3名。

本报记者 黄翘楚 李春林

通讯员 罗荣超 王建波

芒市

“家门口”采茶助增收

在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德昂族村民们正忙着在茶叶地里采摘春茶。村民赵腊退说:“近段时间的茶叶品质最优,是制作德昂族酸茶的好原料,这几年政府加大了酸茶文化的宣传,市场销售越来越好。”在中山乡官寨村德凤官寨茶叶基地内,茶农们穿梭在茂密的古茶树林里采摘茶叶。“我来茶厂工作6年了,这里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娃娃,一年收入近6万元。”职工刘聪美说。

德凤官寨茶叶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茶叶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截至目前,公司带动农户39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发展茶叶种植5171亩。2019年通过绿色食品茶叶基地项目建设,带动合作社社员新增鲜叶产量232.65吨,新增产值349万元,户均增收8768元。

茶产业一直是芒市传统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芒市茶园面积达13.52万亩,全市涉茶农户2.15万户,涉茶人员7.53万人,产量9668吨,实现产值1.4亿元。

本报记者 李沛昀

通讯员 张崇喜 曹玉鸾

昌宁

茶厂“直播”新气象

近段时期来,昌宁县茶山茶园和茶叶加工厂房里,到处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茶企茶农都在忙着做开采前的准备,信心十足地备战春茶生产。

“昌宁红都来自澜沧江优质茶区,这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昌宁红茶业集团的一名销售人员正在厂里直播。昌宁红茶业集团董事长田稳荣笑着说:“这是我们近段时期开始的新的营销方式,效果总体来说很好。”

在生产车间内,紧压茶、CTC红碎茶的精加工各条生产线上,工人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田稳荣介绍,集团复产3周多来,各项生产销售都较为顺利,近两周每天都有国内外订单,累计销售量已超过200吨。

2019年,昌宁县茶园总面积31.34万亩,全县茶叶加工企业615家,茶叶年加工能力4万吨。全县干毛茶总产28422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33.6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4690元。

本报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吴再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