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遗存的影像

魔金石空间将于2020年4月18日至5月8日,呈现为期三周的特别项目《遗存的影像》。2017年,艺术家王兵作品《遗存的影像》中的51张照片作为影像单元,在第14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中展出。

此影像集为102张黑白与彩色照片,由艺术家王兵于1994年至2001年间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拍摄。这一影像集是个人存留的某种记忆,它不属于社会,不属于某种广泛的历史。它不是一种社会性的阐述,而是每个人逐渐积累的影像所残留的记忆。

遗存的影像

王兵

2020.4.18 – 5.8

多年生活中的不断迁徙、变动,使我影像拍摄最初期的大量个人及创作的影像现已遗失,无法整理出更为丰富的影像集。

回想一百多年以来影像的历史,曾经影像和大多数人的关系似乎更多是人们生活中的随意瞬间、以及个人特定仪式的记录。这些影像断裂式地为我们提供了个人时间流逝的记忆:曾经的困惑、快乐与痛苦并不能在影像中重现,但是它提供给我们一次次回味生活触觉的可能。人的记忆总是片段的,并具有超时空的抽象性。自从影像来到我们的生活后,它让记忆变得相对具体并可触及。

“珍贵”来源于遗失和不可重塑性。所以在过去的生活中,个人影集是我们每个人最为珍贵的伴随物。在某一时刻,人们也许会沉浸在自己的影集面前,体味生命中不可言说的困惑。我拍摄的这些铁西区工厂与周边生活区里孩子和老人,在很多年过去后,老人已离世,孩子变成中年人,曾经的住所也已被拆除,变成新的街区,可是人们的面容依旧。翻出这些照片,也让我想起拍摄它们的那个时期,当时自己对艺术以及个人生活和未来的徘徊和困惑。

影像的诞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文字并列的记录信息的符号。影像并非只服务于艺术,影像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记录性。影像具有表达抽象意义的可能,也许是一种传递潜在个人情感的途径,但它更广泛地参与了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中时时刻刻的信息记录与传递。数字影像进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后,影像体现了它作为记录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影像的记录性本质也因此发挥得更为充分。而我们的生活也再离不开影像这种记录符号。

王兵

2020年4月15日

王兵在铁西区

在疫情期间为了保护您与他人的健康与安全,魔金石空间采取预约参观制。请通过邮件或电话预约。

关于艺术家

王兵,1967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同年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王兵是是全球电影学界尤为关注的中国独立电影工作者,他执导的电影多为纪录片,此外也进行故事片、影像装置、摄影等领域的艺术创作。代表作有《铁西区》(2002)、《和凤鸣》(2007)、《三姊妹》(2012)等。王兵的电影屡次在全球顶级电影节获奖,多次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三大国际影展,荣获第70届洛迦诺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豹奖”。2004年选入成为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青年杰出导演,2006年王兵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2年获得巴黎第八大学的电影荣誉博士,2014年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电影回顾展,同年被邀请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2016年,美国旧金山CCA Wattis Institute举办“王兵:三个肖像”个展。2017年王兵获得荷兰EYE博物馆艺术&电影大奖,并作为唯一被卡塞尔邀请的中国艺术家,在文献展上举办个人作品回顾放映。

王兵的艺术电影作品被全球重要的一流艺术机构展览和收藏,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港M+博物馆、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博物馆、雅典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国家美术中心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