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阅读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在当下这一非常时期里,对读者来说,多了大把的宅家时光,也就有了更多阅读的可能;而对出版社、书店、图书馆来说,却正在历经难关,数字化办公,印刷、物流、发行等环节滞后,还有开张后面临客流量稀少等。

但一扇门关闭的同时,图书行业也积极探索为自己开启一扇窗,尤其是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图书业涌现出了许多新现象:直播带货、线上读书分享会、云上馆配等,竟呈现出柳暗花明的另一派春天景象。

我们从出版社、书店、图书馆、读者等不同角度提取了7个关键词,来梳理和展示这个春天里阅读的众生相。

直播带货

在“买它买它买它”声中,直播成了眼下许多行业关注的销售渠道,图书领域也不例外。不少出版社和书店在疫情之前就对直播有所布局。

直播非因疫情而生,但确因疫情更受青睐。钟书阁书店从2月4日起开启首场淘宝直播,几家门店连续做了4天每天4小时的网络直播销售。在4天的网络直播中,最多的一场观看人数近1万人,评论也超过了1万条。

然而,对比同时段其他产品如服饰、美妆,图书直播的观看量还是相对较低,“带货量”就更加无可比拟了。业内人士分析,直播售书可能只适合某些特定的门类,比如少儿图书,因为是家长购买,无偏好和目的性,容易被直播宣传影响。而文学类的图书,短时间难以阐述清楚,也不容易形成互动,除非作者自带流量。当然更重要的是,出版社、书店并不是纯粹的流通机构,不能仅从销量和利润上考虑,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选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做直播,在直播之外怎样联动等,是需要谨慎考量的。

此外,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社长何成梁在接受百道网采访时还提醒,“转战线上不要被个案迷惑”,“直播背后的运营成本和费用非常高,投入与产出能否成为正比还需探讨”。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同,直播只是当下阶段性的营销工作侧重点,此后常态下的营销工作应是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立体营销。

社群营销

2月24日,单向街书店公众号发文:“走出孤岛保卫书店丨坚持了15年的单向求众筹续命。”一时间,议论者众。这些年实体书店生存本就不易,而疫情对图书行业冲击最大的恐怕就是书店了。即使书店复工后,客流量仍然稀少,开业后的收入来源与当日所支出的营业成本相差甚远。

政府在第一时间出台了减房租、减税费的措施,书店也展开了一系列自救。2月底,先锋书店、青苑书店、单向街书店等推出储值卡的活动,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希望能回笼资金帮助书店渡过难关。

书店还拓展了线上销售,比如举办线上免费讲座、线上新书发布等。与直播带货的平台多是淘宝、天猫、微博不同,这种线上拓展的平台多是微信号、用户群、自媒体,也就是所谓的“私域流量”。相比于前者,这样的营销更有社群的概念。平时书店的微信号、用户群里会经常分享文章、互动交流、派发福利,靠点滴日常的打理,才有和读者的黏性。书店能清晰地看到粉丝和读者在哪里,如何结合读者需求做产品销售。

实际上,前文提到的会员卡充值也是一种社群营销,能解囊相助的读者大都是对书店有情感的熟客,因此后期书店如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运营好读者与书店的关系,也是书店人该探索的。

电子出版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言论称电子书将替代纸质书,而近20年来,电子书不温不火,纸质书仍然坚挺,此次疫情却让电子书走出了一波行情。

同时,因传播快速、覆盖面广,几乎所有关于疫情防控的图书出版都选择了电子出版,如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都以电子书首发的形式,快速出版了相关图书。

有声书也亮点频现,比如,广东科技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的音频、视频资料,陆续在学习强国、人民网等80多家网络传播平台和数字阅读平台免费传播。出版社与喜马拉雅共同策划特别节目,让55个明星主播献声,一起播报这本书,36个小时听众超过1000万。

针对电子书、有声书的“逆市上扬”,多家出版社表示,这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产品立体策划的重要性,会更多考虑到内容的多形态呈现和多渠道发布,而且这对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是有益的。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突发事件不会打破纸质书和电子书现在的局面,目前二者更多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非此消彼长,打造有声书和视频的初衷是为了增加纸质书的附加值,为读者提供多场景的阅读服务。相对电子书来说,纸质书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

免费开放

疫情期间,线上办公、空中课堂成为学习和工作的手段。为满足需要,出版机构纷纷向困在家中的公众发放“大礼包”——免费开放数字资源。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开放所有中小学教材教辅,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平台免费开放1300余种电子图书资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开放博雅讲坛App上的多种数字教材……特别是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开放的“科学文库”“中国生物志库”“科学智库”这类专业性强的资源,得到了众多科研人员的点赞。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刘佩英评价,免费开放一方面是出版业实践社会责任的应有举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商业行为,是对未来市场机会的开拓。此前传统出版机构的官网、数字化产品关注的人相对少,这次免费开放刷了一波存在感,让注册人数翻倍,用户群扩大,是一种很成功的营销。

春节档电影《囧妈》在线上平台免费放映,在出版业界也激起波澜,特别是这次数字资源的免费开放,真的预示着免费是一种趋势吗?业内人士认为免费或收费都是一种经营模式,但免费一定不是企业长久经营之道,纯粹的内容免费是不可持续的。

云上采购

3月30日至4月3日,图书行业一年中首场重要活动——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如期举办,首次采用“云上采购”模式。随着疫情在全球各地暴发,不少大型书展活动相继推迟或取消,比如英国伦敦书展、德国莱比锡书展、法国巴黎图书沙龙、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书展等。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称此次“云上采购”是一项创新,也是一次馆配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转型的大胆探索与实践。

线上馆配不受时空限制,节约场地租金和差旅费,降低了办会成本,提高效率。但“云上采购”对平台技术开发和数据管理是一个很大考验。

最终这个首次以云上采购形式进行的图采会表现不俗——4月3日,人天书店总经理施春生在闭幕式上宣布,“每一项数据都远远高于往届线下图采会”。5天时间总采购码洋2.91亿元,在参展的492家出版单位中,科学出版社以3399万码洋荣登出版社销售榜首。

阅读偏好

近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与京东图书共同推出战“疫”期间读书报告,基于京东大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公众阅读图书的偏好。

分析显示,童书、书法、科普、教辅等书籍热销,因为学校、幼儿园不开学,在家如何让孩子学习的这类书籍成为安抚“神兽”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神器。

还有实用类图书销售占比下降,生活、进口和文史等大部头书籍增长。生活慢下来,人们开始阅读真正“感兴趣”的书籍,而非“充电宝式”的阅读,据统计,金融、历史、传记等,或者是提升自己精神与身体素养的类型如艺术、哲学、健身保健等,都有相应的增长。有意思的是,细分品类中书法类书籍在疫情期间增长十分突出,此外农林类书籍同比也上涨明显,说明人们宅家中纷纷开拓种植技能。

在阅读模式上,电子书占94.1%,纸质书占77.0%,听书占64.1%。从阅读频次来看,电子书和听书阅读有更高的阅读/使用频次,纸质书月均阅读35.8次,而电子书高达50.2次,听书也有40.9次。并且,电子书和听书用户的单次阅读时长也更长;单次阅读纸质书在一小时以上的用户占比22.4%,但电子书高达35.4%,听书也有32.2%。

疫情书单

在读品选择上,疫情图书因为呼应了当下生活,成为热门之选。据京东大数据统计,包含《血疫》、《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与疫情相关的读物,今年2月环比激增190%。 简单来说,与瘟疫相关的图书可以分为两类:虚构类和非虚构类。瘟疫作为人类的大敌,一直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比如加缪的《鼠疫》、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薄伽丘的《十日谈》等,中国作家的有沈从文的《泥涂》、阎连科的《丁庄梦》、毕淑敏的《花冠病毒》、迟子建的《白雪乌鸦》等。在这类作品中,疫情以及疫情所形成的复杂局面往往被作为一个巨大的情感和人性实验场,是观察、理解人和社会的一面透镜。

非虚构类的作品的写作意图则有所不同,又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偏科学文化,主要阐释人与病毒的关系,审视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等,比如《病毒星球》《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另一类是偏人文文化,主要展示瘟疫如何极大程度地影响人类历史的走向,包括文明的兴衰、人类的迁移等,包括《逼近的瘟疫》《瘟疫与人》等。

放眼历史,许多情节似曾相识。徜徉在这些经典著作中,相信我们对如何科学地了解病毒,理性地对待瘟疫,以及反思人与自身、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会有更深的认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