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最新路演纪要

中金独家协助招商银行于4月14日召开业绩后网上路演电话会,就疫情影响、净息差、2020年资产负债安排、私行及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规划等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问答内容如下:

招商银行电话会纪要整理

【疫情影响及资产质量】

Q:宏观经济对资产质量的压力测试结果如何?用到的指标和与资产质量的关系如何?资产质量压力主要来自哪些行业?有什么应对措施?

A: 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大,全年GDP有预测说在3%-4%,经济下行对商业银行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资产质量。影响有多大主要是看客户和信贷结构,信贷中有更多的政府项目、国有大型企业、风险较低的按揭贷款的话受影响较小。未来受影响大的是中小型企业、信用卡、小额消费信贷等。

压力测试: 按照监管要求每年都会做,GDP与不良有一个关系模型,过去用的比较多,但这几年不怎么用,因为实际测算结果偏离度比较大,现在通常是按照中性、悲观、乐观三种情形测算。今年由于疫情因素,我们提前做了压力测试,同时结合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做了资产端的安排。具体指标有GDP增速、财政收入变动情况、房价变动等。

压力测试结果来看,疫情对资产质量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在整个板块中是不一致的,比较直接的是消费端,信用卡和小微贷款,过程指标1、2月有大幅上升,3月份催收能力恢复,过程指标在2月份基础上有回落,但还是高于同期一季度水平。上半年的情况要取决于疫情发展,因为有一些资产做了延期还款安排。

一季度对公业务相对好,不良率同比环比都大幅下降,以后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全球产业链受影响,可能会承压。受影响较大的是交通运输、房地产、制造业,交通运输主要是取消了高速公路的收费带来的影响,房地产主要是湖北地区,同时也有一些竞争的因素;制造业绝对金额不大,个别出现风险。

应对策略来看,后续会更加聚焦,聚焦客户和产品。资产质量来看,预计上半年的资产质量和去年比会相对稳定,全年的资产质量目前还不好判断。

Q:疫情以后对消费贷款增速预期如何?

A: 努力把按揭贷款这个基石做好;信用卡贷款收益和风险都高一点,保持平稳,预算和去年差不多;闪电贷定价低但客户更优质,但因为还是信用贷款,今年预计保持平稳,小微贷款满足监管要求前提下合理增长。

Q:信用卡使用受到疫情影响,卡均交易额、卡均应收、卡均应收循环贷款是如何变化的?全年预期如何?

A: 正常来说信用卡上半年交易额较小,3、4季度比较大。今年2月份信用卡受到疫情影响多,客户获取少,交易量降低很多,尤其是海外。3月份加大了催收力度。

卡均数字不方便披露,交易量来看,4月份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各项卡均数据也都恢复了。3月份贷款增量依然比较少,因为2、3月份消费比较少。

湖北地区的和能够证明受疫情影响而无法还款的客户,我们也按照政策要求提供了便利性措施,湖北地区更加宽松,其他地区主动和客户联系排查风险。

全年信用卡应收款肯定是正增长的,但是是否能达到去年安排的预算还是要看下半年表现。

Q:15、16年招行资产质量波动,信用成本在200点以上,现在综合考虑疫情、拨备水平和I9相关政策影响,之前的高点会再重复吗?

A: 2012-2015年信贷危机下招行信用成本上升,2017年开始一直在下降,2017年末是1.76%,后面随着客户结构和信贷结构的优化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去年年底是1.29%。2020年疫情爆发后对零售信贷资产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2月份,资产质量上半年来看比去年会有所下行,但全年来看还有待观察,大致平稳,拨备也会维持在高位稳健的水平。

Q:境外业务对信用卡非息收入贡献如何?受疫情影响如何?未来预期如何?

A: 招行信用卡境外交易占全行业交易额的比重比高,在25%左右,连续十几年都是如此,境外收入的费率比境内高4-5倍。受疫情影响,境外消费降到了历史冰点,对信用卡非息收入产生负面影响。去年信用卡交易额4万亿元左右,境外占比3%以内,把手续费费率放大的部分乘上在10%左右,影响可以接受。

短期内不太可能有很好的恢复,在境外的活动基本暂停了,境外采购由于物流问题效果也不好,业务主要回归境内。

【LPR改革及净息差】

Q:对2020年的息差展望如何?

A: 2019年NIM与2018年相比总体稳定。去年下半年开始NIM有所回落,主要是因为LPR改革后贷款定价下行,加之上半年NIM较高时我行增加了主动负债来满足客户对收益的要求。

2020年来看,NIM的压力来自于:LPR下行;2月份疫情以来央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对同业资产收益率有冲击;零售信贷投放进度上慢于预期。

应对措施:控制高成本负债增长,管控负债成本;利用市场利率下行机遇调整负债结构,增加永续债等。预计NIM在去年基础上会有所回落,但有信心保持行业领先。

【资产负债安排及未来规划】

Q:全年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会不会变化?分红比例以及未来尽量不进行股本融资的目标是否改变?

A: 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今年提高到33%是充分考虑利润增长高、业务发展对资本的需要、对投资者的回报的要求这几点之后决定的。

未来会进一步平衡业务发展、监管对资本的要求以及投资者的收益来决定分红水平。疫情确实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分红依然会保持平稳。

Q:2019年零售活期存款占比下降,长期来看未来会到什么位置?

A: 零售活期存款是我行零售负债成本低的优势来源,零售活期存款占比下降趋势目前来

看我们认为是合理的,因为居民理财意识在增强。

零售活期存款占比虽然下降了,但仍然是全行业最高的,现在的零售活期存款的来源是:第一,财富管理业务带来的;第二,客户支付结算的活跃度高,将招行作为支付结算的主账户。未来提高每一个客户的活期存款占个人资产的比例是不可能的,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客户、更多的活跃客户提高活期存款。我们对零售活期存款占比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是有信心的,但是保持不降是比较难的,尽量通过把握客户主账户、做好支付结算、做强财富管理业务保持活期存款成本率的优势。

Q:2019年按揭贷款投放大幅增加,原因是什么?2019年按揭增量比较跳跃式,有没有受到监管管制压力?2020年房地产按揭未来规划如何?定价方面预计走势如何?市场需求如何?

A: 2019年按揭贷款投放较多,是因为市场机会比较难得。按揭贷款的收益比较高、资产质量比较高,是资产组合中的稳定剂。历史上看,按揭贷款的定价并不高,但在房住不炒的监管原则下是相对较高的。去年我们把握市场机会做大了这个业务。房产业务客户以后很可能成为金葵花或财富客户。监管部门是对总规模进行控制,我们体量没有大行大,所以增量比较大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按揭贷款占比在商行中是比较高的,因为它是比较好的品种,是稳定器,经济下行中比无担保的贷款好。2020年还会把握这个机会,预计会增长,疫情抑制了一季度的按揭贷款需求,但4-5月份从房屋销售情况来看比较好,可能有一个小阳春,从客户经理接单情况看,4月份投放已经恢复了正常水平。

定价方面LPR下行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压力有限,预计定价小幅下降,但收益还是很可观,是2020年主要布局的产品。

Q:开发贷占比如何?资产质量怎么样?

A: 房地产行业贷款和开发贷占比不是特别高,房地产行业全口径贷款在对公贷款中占比 12%-14%,对开发商的贷款少于这个占比。

我们对于房地产行业贷款比较谨慎,产品来看主要是住宅类,区域来看主要是一二线城市,客户来看主要是两战客户,尤其是总战客户,2019年60%新增贷款是总行的战略客户。所以质量是比较好的,不良率大幅低于对公贷款。

Q: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的新增投放量今年会如何?

A: 信用卡业务19年进行了结构性调整,投放策略比较平稳,去年信用卡贷款增速有所下降,今年规划也是这样,疫情后信用卡投放会有少量缺口,我们在积极努力推动交易的提升。其他的消费贷款保持平稳,如果有机会的话会在房屋按揭贷款上保持较快增长。

Q:零售方面,招行对下层客户的开发有什么调整?

A: 招行在零售客户方面的两个方向是:

一个是财富管理,按照资产进行客户分层,针对中高端客户已经构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

另一个是消费信贷方面,三个层次的产品服务于不同的客户,最优质的客户(企事业机关、行政单位、学校、医院、代发工资客户)主要是闪电贷,定价低风险低;中间层次客户是信用卡来满足,面向年轻的白领、有学历的客户;下层客户主要是蓝领和四五线城市的客户,比较少;再往下是和联通合作的招联消费信贷,定价高,风险高。

定价方面做到了千人千价、千人千面,技术上没有问题。

未来客户拓展还是会符合招行的一贯风格,不会做特别下沉的客户,不然风险增加、催收力度加大,可能会引起客户的反感。

【私行财富及资管业务】

Q:AUM增长结构偏好如何?

A: AUM理财占比较高,因为客户比较偏好,未来看这个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希望朝着权益类占比高的方向努力,但考核方面没有这样的要求,希望以客户为中心,防止重复销售,服务客户想配置的领域。

Q:投顾牌照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A: 招行积极成为了首批试点机构。以往的财富管理主要是销售,现在会从前端收费过渡到后台收费,系统预计5月份上线,上线后还需要客户逐步接受,所以一开始不打算做很大的量。

Q:符合资产新规的理财产品占比2020年底能达标吗,计划如何?

A: 符合资产新规的理财产品占比3月末在同业理财子中排名第二。资管业务转型主要是以下方面:压降保本理财和收益性产品;开发符合资管新规的理财产品。今年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做,今年年底净值化产品占比预计提升到六成左右。

Q:2019年财富管理业务中的基金销售总额和收入如何?

A: 19年更注重权益类产品销售,同比是增长的。招行在基金销售方面一直是行业领先的,从优质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这个地位是继续保持的。今年一季度出现的受客户青睐的睿远基金、新泉基金等产品,我们的销售总额在三成以上。财富管理业务在某一类产品上的配置要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我们总体更关注AUM增长,过去一年保持了较好水平,增量和余额在股份行中排首位。AUM结构方面,存款和理财占比在提升,说明客户在稳健类的产品上比较偏好。

Q:理财管理费收入今年预期如何?理财规模今年的预期如何?

A: 今年展望来看,受到冲击的业务主要是:零售的借贷记卡的交易和支付结算、信用卡分期收入,包括手续费比较高的海外刷卡的佣金,对零售的复杂产品(保险、信托产品)的销售也有冲击。有机会的业务是:线上化程度高的零售财富管理业务(理财、公募基金销售)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上升,今年一季度这两块收入明显高于去年同期;金融市场业务也有机会,交易性业务价差收入和估值提升较多;对公交易银行、投行等也有机会。

总体来看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幅较去年同期可能回落,但力争将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理财规模会维持现在的水平或小幅提升,零售客户倾向于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产品,所以在理财产品的供给方面会保持一定的增长;收入方面理财子的成立加快了产品的转型,理财业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来看一季度理财收入同比增长较好,全年来看增长幅度预计也会高于去年同期。

Q:2.23万亿元的私行AUM规模和1.88万亿元的财富管理业务规模、2.19万亿元的理财子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通过私行业务贡献更多公司利润,是如何在公司和客户之间分配利益的?

A: 私行2.23万亿元AUM是客户视角,存款占20%-30%,招行理财产品占30%-40%,还有一部分是招行代销的信托产品、公募基金、保险、私募基金、证券等。理财子公司总规模2.19万亿元,其中1.88万亿元是零售客户在理财子公司产品中的部分,即私行AUM理财产品部分是1.88万亿元中的一部分。

收益分配方面,银行有一部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产品给客户带来的收益归属于客户。私行客户产品中,有一部分私募产品会会和客户做业绩分成。

私行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客户角度来看,全视角的贡献包括存款(FTP转移定价)、理财、基金、信托非利息收入,如果私行客户在本行有信用卡和贷款业务,也会产生利息收入;产品维度来看,私人银行也是好几个产品的owner,比如是代销信托产品、私募产品的owner,这些产品的收入会记到这个部门。

Q:AUM增速和前几年比有所下降,单位AUM创收能力也有所下降,未来会如何?

A: 盘子大了以后保持10%的增速比较难,能够尽量保持10%的增速已经很可观了。AUM收益和结构有关系,权益类占比高收益率就高,我们AUM包含了存款、理财、基 金、保险、信托、黄金、外汇等产品。AUM转化为存款收益会提升,因为存款的定价利差大于非息收入,所以总收益未必是下降的。综上,AUM带来的银行利息和非息总收入是比较稳定的。

Q:客户资产配置趋势如何?招行如何提升财富管理手续费收益?

A: 去年信托、基金、保险增长较好,客户配置趋势有两个阶段,一开始权益类配置比较 高,后面受到疫情影响,现在客户资产配置比较偏向于固收类。

今年全年来看偏保守稳健,目前来看,非息收入构成方面信托业务收入下降,基金和理财同比大幅增加,保险受疫情影响大。

2020年配置上收益类为主,强化线上线下配合,复杂产品配置能力强化到线上。

【金融科技】

Q:招行的金融科技优势主要在哪里?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打造方面的规划?

A: 招行非常重视科技,投入方面不遗余力。早期构建了“五个统一”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内部IT架构进行了优化,这两年又进行了创新体系构建。

优势主要体现在:

►IT能力底层运行优秀:最近在做后台主机系统上云,是相当大的战役,完成后存储、运算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

►迭代开发能力强:产品创新、系统创新可以很快实施;

►沉淀了IT队伍:他们不仅仅精通IT,并且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很深的认识;

►IT创新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融合:构建项目团队,有IT、业务人员,一起开发系统和产品。技术本身能力不是问题,困难在于科技能力前提下有没有好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设计,IT人员和业务人员能否有效融合,推动各种创新。

Q:APP未来的客户增长情况如何?

A: 增速不会延续以往那么快,活跃情况来看,金融功能的活跃度高于非金融功能的,招 商银行手机APP金融属性强,掌上生活的非金融属性更强。

Q:AI服务客户方面有什么进展和产品?

A: 商业银行有AI的基础技术,有应用的场景,有很多语料语音历史资料,有压降成本的需要。我们的AI服务有两个部分:

►一个是客户的呼入部分,用机器人自动回答客户的占比达到76%,起到了很好的替代作用,降低了人工成本。

►另一个是外呼方面,主要用于营销,例如无人财富管理,催收也用到了很多机器人,主要是早期的催收和提醒,但3期以上的就有点困难了。

在技术开发方面,一方面自己有AI实验室在做模型,另一方面也和一些外部机构合作开发,但训练机器人是核心业务,是自己做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