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内丨中国人的信仰是祖宗崇拜

所谓祖先崇拜,就是相信祖先的灵魂不灭并且可以成为超自然的一部分而加以崇拜。

母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技能的提高和对生殖现象的逐渐理解,人们不再愿意把被自己征服的动物认作祖先,而以神化面貌出现的祖先取而代之;又因为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神化的祖先也由女性变成男性。

中国进入夏、商、周的早期奴隶制社会后,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建立了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根本准则的宗法制度,所以祖先崇拜始终偏重或仅限于男性。

一、祭祖

祭祖起源夏代,到商代已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祭祖仪式。商人祭祖包括“周祭”和“选祭”,“周祭”即普遍祭祀,“选祭”即选择五系之内的直系祖先若干位一次合祭;同一氏族的人在宗庙祭祀,同一宗族的人在祖庙祭祀,同一家族的人在称庙祭祀。

周代的庙制则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左为昭,右为穆),合太祖之庙为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合太祖之庙为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合太祖之庙为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家中,不得立祖庙。

秦汉以后,郡县制取代诸侯分封制,由选拔而成的官僚体制突破了宗法制的天罗地网。

相应地,祭祖不再像周代那样是全国性的统一行动,而更多地局限在宗族家族内部进行;但皇族内部宗法与祭祖更加细密、系统,民众的家祭礼仪也更加烦琐;祭祀形式也由庙祭过渡到墓祀,也就是现代的扫墓。

东汉应劭的《汉官仪》中记载的墓祀时间有月底、月中、二十四节、伏日、社日、腊日等。唐代扫墓盛行。据史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寒食节时扫墓

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青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风雨人归去。

白居易这首《寒食野望吟》诗,描写的就是当时清明扫墓的情景。

清明扫墓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仪式中,除了扫墓之外,还有在家中供 奉祖宗牌位,农历七月半冥节期间宗族内各家各户轮流为祖宗供饭等等。

二、宗祠祭祖

宗祠祭祖,是最为重要而隆重的宗族活动。祭祀活动名目繁多,有每年对高、曾、祖、考的春、夏、秋、冬四时祭,有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秋分祭祢以及忌日祭等特祭,每逢年节还有年节祭。

平时族人经过宗祠门口,都要下车下马,毕恭毕敬。祭祀时,合族男子会集宗祠,拈香行礼,更是极其严肃。

每次祭祀,都由族长或宗子主祭,并以年辈、官爵较高者为陪祭,另外安排通赞、引赞、司祝、司尊、司帛、司爵、司馔、司盥等执事人员负责赞礼和奉献各种祭品,有时还配有钟鼓和歌诗生。

其余族人则依辈次的先后和身份的尊卑,井然有序地随主祭、陪祭之后,在赞礼声中跪拜如仪。

参加祭祀的人一定要衣冠端正,行礼时尊者在前,卑者在后,整齐严肃,如祖考临之在上。

祭毕会食,依次饮福、享胙。饮福为饮用祭酒,享胙为食用祭肉。祖先用过的祭品,吃了会沾有祖先的福泽,而“革胙”、“停胙”则是对犯有过失的族人的一种处分。

宗祠祭祖目的在于通过追思共同祖先的“木本水源”之恩,用血缘上的联系团结族人,以免日久年长,一族之人名不相闻,面不相识,视同路人。

而繁缛隆重的仪式又充分体现了封建伦理,展示了礼教规范,不失一种有效的教化作用。

三、丧葬

祖先崇拜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丧葬。丧葬属于近祖崇拜,一般在三代之内进行。丧葬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如土葬、水葬、火葬、天葬、悬棺葬等,汉民族崇尚“骨肉复归于土”之义,所以主要用土葬之法。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基本上以周代确定的为准制。一般来说,从人死到丧事完毕,要经过停尸、招魂、吊丧、沐浴、穿寿衣、入棺、占卜阴宅葬日、出殡下葬、放置死者神位于祖庙、服丧等繁琐的礼仪;概而言之则只有先殡、后葬、再服丧三个阶段,服丧又成为丧葬的主要礼仪形式。

服丧按规定要节制饭食起居,穿戴特定的丧服,十三个月(周年)小祭,二十五个月(三年)大祭,然后服丧才告完毕。

丧服制度具体而言指的就是居丧期间的衣服制度,共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称为五服。

丧服不同,居丧期限也不同。丧服的等级是根据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的,血缘越近,丧服越重,居丧时间越长,而且嫡庶有别,男女有别。但这种服丧制度事实上并没有严格遵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