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土礼俗,护卫和谐家园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四季的轮回中不断感悟生命的美好。

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使得中国人尤爱脚下的土地,不论一望无际的广袤黑土,还是润泽绵密的江南水田,都是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尊崇。从悠悠远古走来,这种对土地的强烈的尊崇与敬拜,深深地融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直至今日,人们依旧传承着那些古老的乡土礼俗,守护着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美好。

春种祈神,期盼年丰

古诗有云:“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自然万物一派生机,每当这时,一年一度的农业生产便要开始了。

为了表达人们对土地的崇敬与热爱,农耕开始之前,人们往往会举行一系列神圣的仪式活动来祭祀土地,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鞭春牛。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载歌载舞,举行隆重的祭春、鞭春、开春等仪式。祭春时,队伍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旗引导下,旗幡、花灯簇拥着装满五谷的纸糊春牛、供品进入祭祀场所。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要献上事先准备的供品,点燃香烛,主祭人向土地神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诵读祭文、颁春令,宣示一年的春耕开始了。

其次是鞭春,主祭人为农人插花、赏酒,赠春鞭,率众挥鞭击打“春牛”,春牛纸破,肚里溢出的五谷,便有兆示“五谷丰登”之意。鞭春牛就是立春时节典型的农事活动之一。

鞭春牛又叫鞭土牛,意在送寒气、促春耕。在《坚瓠集·续集》中有记载:“古者迎春与出土原是二事,迎春以迎阳气,出土牛以送阴气。迎春在立春之日。”鞭春牛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就开始出现立春日鞭春牛的仪式,地方官员用杖鞭打土牛,表达迎春的美好意愿。

到了明朝时,鞭春仪式仍是十分隆重。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迎春的“春场”,在东直门外五里。立春头一天,京城最高首长京兆尹带领府属官吏,或骑马,或乘轿,都穿着红色礼服,头簪彩花迎春。

迎春的队伍以旗帜为前导,接着依次为田家乐班、勾芒神亭、春牛台及附属县的官吏人等。迎春队伍游行的路线是由春场游至府衙,表示把春气接到了府内。然后由京兆生员把塑好的小春牛、芒神送入宫廷,进皇上春,进中宫春,进皇子春。

仪式完毕后,“百官朝服贺”。明清时期“班春劝农”十分兴盛,在清康熙年间《县志》中有:“立春先一日,官府迎春于东郊,祭芒神,鞭土牛,民乃兴事”的记载。

自古以来在遂昌任职的县级长官都要在春耕来临之际,举行鞭春礼仪,颁布春令、劝农耕作,名曰“班春劝农”。“班”同“颁”,“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以劝农事,策励春耕。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一至二十五年(1593-1597)任遂昌知县,其间勤政惠民,劝励农桑。每年春耕时节,他都要率领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春劝农”仪式,劝农人勤作农事。

从那时起,“班春劝农”成为每年春天县衙鼓励农人春耕生产的一项重要活动。2009年时,遂昌举行了首次“班春劝农”典礼活动,之后连年举行,并作为当地汤显祖文化节的重要内容。

2011年,遂昌“班春劝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遂昌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传承的支撑地之一。

除宫廷官府有组织的进行迎春活动外,民间百姓也有打春牛的习惯。立春前,人们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着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按照民间信仰,这样做可以让人不患病。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争着用手触摸春牛,认为这样会保佑一年顺遂。还有俗语说:“摸摸春牛角,赚钱赚得着”。到了立春时,大家推举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代表一年的农事开始了。然后大伙一拥而上,把泥牛打烂,争抢着将其撒在自家的田里,人们认为可以促进农业丰收。

有些地方,人们还将春牛的泥土撒在牛栏里,意思是帮助牛的繁殖。鞭春之后是开春。主祭人率众驱牛来到田间,主祭人率先开犁,众人跟着开耕。

农妇奉新茶、春饼、萝卜到田头分发给众人。大家吃春饼、啃萝卜,意为咬春。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无不展现出人们对于春天美好的希冀。

祀土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为人大。”土地孕育着万物,滋养着万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源。在春天这样一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与土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更是表现在对土地祭祀仪式上。

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土地”、土地爷等各种形式的土地神,实际上这种土地神信仰的历史十分悠久。如果一直向上追溯,这种土地神信仰最初是原始社会万物有灵思想下的土地崇拜。那时,人们土地崇拜的对象只是作为自然的土地,其中并没有神的观念。

渐渐地,当人们由土地生养万物联系到女性也具有土地一样的生殖功能时,便出现了“地母”崇拜,出现了土地神人格化。到这个时候,土地神的观念才真正产生了,并逐渐发展出形式多样的祭祀土地仪式。

古人常称土地神为社神,是负责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社,地主也。”顾名思义,在汉代人的意识中,社就是土地的主人,他们举行的社祭就是对大地的祭祀。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祭祀土地呢?《礼记·郊特牲》中进行了明确的解释,书中说“礼,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人们从土地中获得了生存资源,所以要感恩图报,即定期举行土地祭祀仪式。这种感恩土地的思想一直传承下来,如宋代《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称“国家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因此统治国家,首先就要立社祭祀土地。

在民间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土地关系极其密切,人们也对土地神极为敬重。在台湾诸罗(今嘉义),每年祭祀土地的时间是农历二月初二和八月十五,据说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的生日,八月十五是土地公得道升天的日子。

据《诸罗县志》记载,诸罗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中秋都要举行祭地仪式,不仅“歌吹相闻”,还要摆社戏,以娱地方百姓。

另外,在清明节传统墓祭仪式之后,往往还要对墓地所在地的后土神进行祭祀。民国时期祭祀后土的祭文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三日宜祀之辰,信士弟子某某等,谨以牲醴之仪,敢于昭告于本山墓土地福德正神之位,言曰:惟我显祖,安葬此方,赖神覆旨,支裔蕃昌,兹陈菲奠,稍存馨香,仰祈荫庇,降福穰穰,在旁在上,来格来尝,尚飨”。墓祭之后要感谢土地神对祖墓的福佑。作为护佑一方乡土平安,福佑人们物足年丰的土地神,得到了上至皇室宗贵、下至普通百姓的爱戴,都要对其礼敬有加。

赶春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试想在淡淡的春雨中,人们坐在田间地头,河边树下,摆上一桌酒肉,老少集聚,围桌共饮,赛着田鼓,分食酒肉,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才被扶回家去。在这幅充满生机的社日宴饮图中,人们敬神祈收,娱人娱己。

从古至今,春天里,人们忙于农耕,时刻关注着土地的生息变化。在忙碌有序的农耕之余,人们还会在社日那一天,聚会宴饮,表演竞技,欢度节日。在河南安仁的春分时节,人们要去赶分社,去安仁县城集会结社、祭祀神农,进行谷种、耕牛、犁耙等农耕工具和防治疾病的中草药材交易,民间又称“药王节”。开耕仪式是安仁赶分社的重头戏。

七里八乡的老乡们在安仁稻田公园吹起唢呐,敲起锣鼓,舞起长龙,牵着耕牛,欢庆春分节的到来。在脖子上围着红绸的黄牛牵引下,一个身披红色彩带的老农戴上斗笠、蓑衣,在稻田中掌犁开耕,肥沃的土地翻滚而起,犁下今年春天的第一垄。

赶分社用了一个“赶”字,是指人们不分年龄、性别、身份和贫富,把身边的事情暂时放一旁,在春分节期间赶到安仁县城进行祀神、开耕、交易和娱乐。“分”,除了指春分时节之外,还表示在这一天人人都能交换分配到其所需的东西。

“社”,即“春社、社日”的简称,指安仁民间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炎帝神农,祈求五谷丰登。所以,春分时节,安仁的熟人见面常常会笑着问你今天“分”了什么。

夏长祭地,调和阴阳

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按照古代阴阳五行观念,夏至这一天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就会导致阳气极盛,阴阳失调,此时必须用阴性的物品进行祭祀,以加强阴性力量,改变阳盛阴衰的状况,使阴阳调和。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提醒人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来,同时也意味着此日之后阳气由盛转衰,阴气将逐渐上升,应该举行隆重的祭祀祈福仪式。

在古代阴阳观念中,北方属于阴位,所以古代帝王要率领群臣到城外北郊祭地,又因天圆地方,故北郊的祭坛要筑成方形,称为“方丘”、“方泽坛”。

现在坐落于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始建于1530年,依“南乾北坤”之说与天坛遥相对应,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

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依次为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读祝、亚献、终献、受福胙、彻馔、送神、望瘗、礼成。

初献至终献时分别舞武功之舞和文德之舞。但与祭天不同的是,祭地不用燔燎而用瘗埋,祭祀之后,在地上挖个坑,将牺牲等祭品埋进去。

清嘉庆十八年的夏至,北京久旱无雨,嘉庆皇帝亲诣地坛祭地。第二天,京城普降甘露,并且连降了两日。嘉庆皇帝倍感欣喜,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参照乾隆三十五年的旧例,派二阿哥绵宁(即后来的旻宁,清道光皇帝)恭诣皇祇室,向列神位依次拈香,行祀谢礼。

夏至这天不仅皇帝很忙,老百姓也要去祭祀。在民间,人们祭祀土地神,多在土地庙、田间地头进行。在浙江金华的一些地方,每到夏至时,人们要祭祀田公、田婆,即土地神。祭神的祭品多以面食为主,这是因为夏至正值小麦收获的时节,用新小麦做成面食供神,含有让土地神尝新的意思,也可以表达对今年丰收的感谢,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秋收报赛,感恩土地

如果说春社是祭祀社神,祈求年丰的话,那么秋社便是报赛年丰。到了秋季,土地中农作物一片丰收景象,农人们的脸上挂满了喜悦。喜悦的同时,人们没有忘记感恩土地的恩赐,便形成了热闹的秋社。

秋社,始于汉代,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代的秋社,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祭祀活动分为两大仪式,一是祭献,向土地神敬献各种供品;二是娱神,包括赛社、演剧、民间歌舞、聚饮等。陆游《秋社》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

宋时秋社有吃社糕、饮酒的习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曰:“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这一天也是妇女归宁的时间,唐代韩偓《不见》诗云:“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元初学者王恽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做官时作的一首小令《平湖乐·尧庙秋社》,描写了尧庙社日活动,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社日祭祀活动结束后,烟雾四散,乌鸦都归巢了。人们端着酒杯,看着繁茂的庄稼,满心欢喜。“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各种民俗表演喧闹无比,大家开怀大笑。壤歌亭外风景如画,微风徐来,让人十分舒畅。作者如同晋朝那些名士一样悠闲而不羡荣华。

冬藏“做牙”,调整生息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冬季的大地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自然万物一片寂静。一系列的农事活动开始暂缓停歇,但人们却从未停止对土地馈赠的感恩与对土地神的崇敬。

尾牙是闽南地区的传统节日,是商家一年经营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按照闽南人的习俗,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

所谓“牙”字,是“牙旗”的简称,古时土地未经开垦,人们经常相互争夺,格斗、殴打等事经常发生。后来,为了彼此区别,各地区(或军旗)在其西边,画上各种兽牙的形状,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区不同的人。后来古代商场的买卖介绍人,往往被称为“牙郎”或“牙侩”、“牵钩仔”,故商人向“牙郎”们请客致谢,拜祭土地公的节目,称为“做牙”。

“做牙”必须准备三牲四果、香烛与纸钱等祭拜土地公,在牲礼当中不可少的是一只拔毛煮熟的白斩鸡,象征生意兴隆。祭拜后的菜肴可以给家人或员工打打牙祭,俗称“作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宴的主菜是白斩鸡,白斩鸡的鸡头朝向谁,就意味着雇主将要解聘这个员工。假如被免职的不只一个人,就要拿起筷子夹起鸡头分别朝向将被“辞头路”的人。凡是尾牙鸡头所指员工,即表示不再雇工请他了,这种暗喻方式劳资双方心照不宣,毋须口头辞退也不必书面通知,这是闽南民间传统的免职风俗。

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好让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美味,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有俗谚形容说:“食尾牙面忧忧,食头牙跷脚捻嘴须”,“头牙”因为没有被辞退的顾虑,所以心情会非常轻松。

“尾牙”,在古代既是慰劳日,又是礼貌相送日。到了现代,尾牙演变成年会——老板年末宴请公司同仁。同事们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玩几个小游戏互动互动,再发发红包,老板展望一下未来,最后,愉快散场。

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基。千百年来,土地哺育着中国人,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对土地更是心怀感恩之情,由地母崇拜到社神、后土神的祭祀,再到土地公、土地婆信仰;从春季祈盼丰收,到夏季麦熟荐新、秋季报赛年丰,再到冬季里祈求新的一年谷丰年顺。

四季轮回,时序流转。中国人就是在这样的乡土礼俗中不断地延续着对土地的热爱。直至今日,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慢慢地远离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中国人仍就深深地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的乡土礼俗,时刻不忘向生养万物的大地之母报以感恩、敬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