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新一代的觉醒

今天的一天,可能是过去的一年。

不,今天的一小时,可能等于过去的好些年。

新的流量,新的交易结构,新的商业形态,……这是奔涌向前的新时代,这是互联网+科技革命的力量。

但是不是属于你的时代?新一代人的时代?

在中国,过去几十年间,互联网这只神兽不断苏醒。

现在,它的魔力以更加紧逼你我的姿态迸发。

然而,互联网规模效应下,市场注定是幂律分布的头部市场,用户、流量、资本涌入,一旦突破某个临界点,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大部分资源和财富越来越被少数人占有。

左图:倒钟型的“正态分布”:趋向中间,两头小中间大,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右图:尖刀型的“幂律分布”:趋向极端,20%的人占据了80%的社会财富

这个时代,看上去,可以选择机会很多,其实世界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元。

有的是主场,更多是过客。因为,大数据也是跟着人性走的,而人性无非就是贪、嗔、痴,爱与恶。你喜欢什么,人家就推荐什么。

流量在哪,商业与利益就在哪。

早些年,互联网还是消解权威的场所,多元话语的空间。

现在,二次元,与三次元接轨,亚文化被“主流”稀释。

似乎一切回到:流量价值。

你看,艺人也在开直播,企业家也当网红。何况媒体与资本。

但流量只需懂你的喜好,只需夸赞你的美德,不会告诉你真相。

B站的“后浪”,与其说是“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向年轻人致敬。

不如说,向流量致敬!因为它代表的少数UP主的演讲,却被贯之以“青年宣言”。

“后浪”本质是条商业广告,却携同众多GUOJIA级媒体,为五四献礼。

视频的表现力、何冰的感染力,真的是好。

从商业手法上看,是非常高明的,B站的美股价也随之蹭蹭上涨。

然而,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澎湃新闻、观察者网……整齐划一的宣发

难道B站“后浪”表达的价值观,具备国家级的份量?

一个公关团队或是广告公司策划的600字的商业文案,俨然代言整个时代的心声?

我这篇文章,不讨论“后浪”营销,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而是就B站五四献礼,只谈五四青年节那天的感慨。

口口声声说的“一代不如一代”,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时代的向前,后浪推前浪,也从来不是通过赞美哪一代人来推动的。

而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有敢于质疑,敢于面对真相的勇气,担当与不屈。有把个人命运与社会进步融入一体的觉醒。

正如,1919年5月4日,那群冲进东交民巷的年轻人,敢于说“不”,敢于嘲讽。才让那一天,成为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分水岭。

图片来源:陈道明主演的历史传记电影《我的1919》

当然,时代在变,今天年轻人面临的挑战,也和过去不一样。

但所需要的独立思考、处世警醒,是一致的。

这个前所未来的时代,不是哪一代人的时代,而是属于代表趋势价值的时代。

作为一个拥有年轻心态的人,看法供参考:

首先,要打破流量的裹挟。

认清资本的两面性,现代文明的成果,绝不仅仅是流量的成功。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也绝不仅仅以这样的形式被宣言。

所幸,在B站,从众多“后浪”评论中,出现类似的独立思考。

来自B站的一位年轻人:

“不要被眼前的繁华迷失了自己,我们拥有着古时候无法想象的繁华及财富,但也出现了古人无法想象的扭曲的社会现象。

生活美好,未来是年轻人的,但是我们年轻人也同样有着自己的不可避免的责任,娱乐终究只是娱乐,莫要本末倒置,娱乐至上。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们只知明星,网红,却无人记得识得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引领社会进步的应该被记住的各个大家,某些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人们无论是收入或者名气都不及某个流量大咖的千万分之一。

社会在进步,却也衍生了不可忽视的不公。流量大咖们值得被喜欢,但不值得被所有人尊敬,值得尊敬的是在岗位上矢志不渝,肩负起责任和使命的人们。

是的,我们年轻人的未来,仍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这,才是和而不同的声音。

其次,要看到社会更多的面向。

年轻人,“把经典的 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 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 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

当然,是好事。

但,很多年轻人有理想,也有现实,并没有视频中那么的洒脱。也并不是所有年轻人的志向。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但也请允许我们偶尔忧伤,甚至以自嘲开解。

就说这次疫情,我们欣赏不了一部想欣赏的电影,也去不了遥远的地方,但很多年轻人,学会了默默的担当。

紧接着,后疫情时代,供需关系变化,乃至社会重塑,机遇与挑战并存。

但,视野不止于当下。生命的质量、健康的活着、不可取代的专业技能,可传承的文化素养、……都是让社会变得更好的底色,而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远的未来。

前浪也罢,后浪也好。希望能尽力做到的,置身于大潮中不被吞没。

如果,还能翻滚出一朵朵的小浪花,那就真的“不负韶华”!

【尊重不同真实观点,和未来一起成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