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不懂、读不完、读不进去,怎么办?

假设,您已经拿到一本读不懂的书了。读了几句,发现读不懂,怎么办呢?

我推荐的是:别读。

本文完。

哦不行,您说了:非要读?

那就值得说道一下了。

作为一个出过些书的人,我本不该这么说,但是吧:

若非生计所迫,这世上其实并没有什么非读不可的书。

读书永远该随着自己兴趣,或者与自己知识框架相应的书去。

如果自己确实不了解的,那强读也容易事倍功半。

您说,不行:我就是要读?

好。

如果读书确实读不进=缺少相关知识,但又确实对该行当有兴趣=有足够的热情,那可以考虑这样:

可以从该行业的入门读物看起,挑选自己读得下去的译本。

有些内行人士会看不起入门科普读物,但您不必在意这个。

没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久不锻炼的身体,上来就跑马拉松会死人。

承认这个不丢人。慢慢来就是了。

许多东西是有入门门槛的,别对这个抱有敌意。

我知道,大家都觉得,书应该写到老妪能解才叫好。但世界发展到如今,多少学人发展了多少年的知识了,如果还是能让任何门外汉抬眼就能看进去,那就太侮辱人家的努力了。

所谓“几分钟让您了解什么什么”的,大多也就是个入门概括罢了,最多是引发个兴趣,有个大概念,了不起介绍下知识结构的。

知之为知之,从打基础的概念看起;不要求快贪多;基本概念看熟了,之后自然一日千里。

您如果小学二年级程度的中文,看《西游记》都会磕磕绊绊;但到小学毕业,自然就看得乘风破浪了——连读小说都是需要基础知识的,不用太急。

然后呢,做点前置准备。

这里有个取巧的法子:

比如读学术方面的译注,我推荐您先读序言和后记

是这样:书的前言,通常扫盲用;后记则是译者的心得。

如果一本学术书本身有点枯燥,那多半是个充满激情、富含学问的译者。他们译完了,一定还会在后记里大谈心得。

依靠这个来理解书籍,那就事半功倍了。比如管震湖先生译《巴黎圣母院》,后记可当做法国浪漫主义小史读。比如傅雷先生翻译《贝多芬传》,后记还附带他个人对贝多芬的作品分析。像这样的优秀译者,那就真的看到赚到了。

后记之外,也可以读年表和用语注释,剑桥历史系列多用此等手法。扫盲和读完年表后读词章,很容易了。

毕竟许多文献作者都默认:“你们有常识的我就不一一停下来解释了。”

再然后是:

开始的时候,读慢一点

我知道这听着不靠谱,但大家上学时,想必有类似的经验:一门课总是不会,复习也复习不进去。为什么?

明明教科书按说写得明明白白,循序渐进,总会懂的。

因为读急了,许多东西没弄明白,“噢我看过了”,这就囫囵吞枣过去了,于是撞进一片用大量术语写成的汪洋大海里,就晕菜了。

其实就是读急了。

教科书级别的书,界面不会太生硬。

读书的前言,读书的后记,一一读下来,概念也清了,就好了。

哪位说,看书会随看随忘?很正常。

过目不忘乃是传说中的技能。大多数人做不到。

想记住点什么,最好的法子是:就这话题写篇文章,或者,转述给朋友听。

写过论文,而且答辩过的诸位都明白的:你被迫收集大量信息、反复研读、最后理出框架、自己写完后,这些东西也就记住了。

为什么口述有用?因为写作毕竟是书面语,可能你都不过脑,许多人写完论文之后一两年回头看,都觉得认不出自己写的东西了。

口述则得将那些话语,转化为日常语言。转化的过程中,你也就记住了。

以及,就某个领域读完一本书了?可以读另一本,且最好选完全不同角度的

许多人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吧?

读一本书,反复思索,隐约有些心得;但偶尔看其他名家的笔记评述,发现“哎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啊”,忽然间豁然开朗了?

认识事物,不只有一个角度。

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其实是最好的“深度挖掘”方式。

阅读的宽度,很大程度上,会提升你的深度。

读一本书,好比看一人的证件照。

多看几本,好比立体地看一个人,360度无死角地看了。

且,已看过的书,已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可以多角度地映衬。

只读一本书,而且确信无疑,容易进死胡同。

多读几本,来回映衬,就会有更深的心得。

杨绛先生所谓许多人的问题在读得太少想得太多,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如果一本书还是读不下去怎么办?

回到开头:真可以考虑开头的建议,直接不读吧,略过吧。

我知道,许多人读不下去,会归咎于自身的问题,觉得自己没耐心之类。

但如上所述,一本书和一个人,得讲投缘。

已有的知识结构、对这个题材的兴趣,都会影响读书的进度。

当这些都解决后,还有个可能是:这本书本来就写得不完美。

实际上,写得处处完美均匀、从头到尾都让人读得开心的书,并不那么多。

以我而言,读完一本书的动力,往往在于“挑出好的段落,以后可以重读”。

对,重读

卡尔维诺认为,经典的好处,就在于经得起重读。

比如对我而言,经常没事回去重读下面这些:

《悲惨世界》,现在还时不时会回去看滑铁卢章,尤其康布罗纳那段。

《战争与和平》,现在还时不时回去看看三王会战。

《西方正典》,看看写莎士比亚那些。

《史记》,回去看看项羽高祖本纪,看看某几篇列传,反而各国《世家》只有看年表时才乐意去看看。

《倚天屠龙记》,看排难解纷当六强。

《舞舞舞》,看主角和雪及五反田聊天那些段落。

《霍乱时期的爱情》看个开头和结尾。

《围城》看看他们去三闾大学一路的故事。

《受戒》看到人物介绍完毕,就心满意足了。

《檀香刑》只看赵甲、孙丙和钱丁的部分。

《艺术哲学》只看希腊篇——意大利篇太多名字和无关八卦了,看一遍脑仁疼。

《西洋世界军事史》第三卷重读的次数不到第一二卷的1/3。

诸如此类。

有类似经验的诸位,一定懂了。

就像吃菜时可以只挑自己喜欢的吃,看电影可以挑熟悉的段落看。看完一本书的好处就是:可以高高兴兴地挑自己喜欢的段落重温。

放轻松就好了。

读书是给自己找乐的,千万别被折腾得,自己不快乐了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