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多部委梳理汇总高考假新闻、假消息 提醒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 谨防上当受骗

每年高考前夕,总会有一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

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年高考前夕,总会有一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不法分子的常见套路都有哪些?广大考生和家长如何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每到临近高考,总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

2019年,山东济南警方破获一起网络售卖高考押题试卷骗取考生家长钱财的案件。据民警介绍,数万元一套的高考押题试卷,其实是嫌疑人李某花几百元从书店和网上买来的普通考试试卷。民警说:“打开链接会发现弹出来一篇文章,里面有很多所谓冒充的一些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或者高考状元,说取得好成绩就是因为买了一套高考押题卷,说它是国有企业的下属单位,有教育咨询的资质。”

李某利用家长想提高孩子高考成绩的急切心理,冒充某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兜售所谓“高考押题试卷”,骗取多位家长钱财共计十余万元。对此,民警表示:“他这个行为属于典型的电信诈骗,属于诈骗里从重处罚的,肯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那些能提前拿到高考真题或答案的言论。“如果孩子扎实学习、认真学习,足可以应对考试,没有必要把心思用到怎么去押题上面,耽误孩子的时间。”储朝晖说。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不要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他说:“这种组织作弊的,或者为作弊提供相关器材、相关帮助的行为都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对组织作弊严重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法分子还往往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高考相关招生政策实施诈骗。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对此,储朝晖介绍,经过4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监督有力、公平公正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更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储朝晖表示:“实际上,现在每年招生指标走的渠道都是非常严格的,某一个人说他能够找到某一个学校的招生指标,几乎不可能。尤其是现在,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录取,都是由招生办跟各个高校之间直接衔接,具体某一个学生、某一个学校的招生团队,招生的过程当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很难改变。”

有不法分子虚构考生准考证丢失等情景骗取网民同情,提供虚假信息,所留手机号多为吸费音讯电话。

2019年高考开考前夕,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流传着一则虚假信息,声称“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思宇,考点在实验高中,请朋友们转发,让刘思宇联系这个号码1560633****。一定帮他群发一下,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

经过对相关信息的比对发现,从2016年到2019年,年年丢失准考证,内容如出一辙,套路依旧。也有人虚构捡到“试卷”的消息,借高考话题散布虚假信息博取关注。

2013年高考前夕,四川宜宾市一网民发帖称,“今天路过教育局,看见一辆货车上面掉了一样东西”,并配有2013年高考全国试卷的印章牛皮纸袋图片。经网民举报后,经过当地公安机关侦查、核实,此贴为网民杨某虚构内容。杨某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查处。

朱巍提醒,对此类信息,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建议不转发,谨防成为诈骗罪的帮凶。朱巍分析:“如果明知道是谣言还依旧传播的,可能是寻衅滋事罪,按照寻衅滋事罪的相关规定,根据情节严重情况,3年以上、7年以上都有可能。如果是自己编写的,可能是传播虚假信息罪,如果上升到刑事法律,可能也处以几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一般来说没有那么严重的,一般用治安处罚法来进行约束。”

此外,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总有人炒作甚至质疑某地高考阅卷工作。事实证明,发布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为博取关注,还有的是部分高考成绩落差较大或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武断地认为是阅卷出了问题,胡乱猜测。高考阅卷是非常严肃的工作。评卷教师要经过资格审查、培训、考核以及试评。据了解,阅卷一般实行“一人评一题”“双评制”,“双评”超过一定差值的,则提交第三位教师进行“三评”,确保评卷分数的准确和有效。储朝晖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如对成绩有疑问,应多与相关部门联系获得权威解释。他说:“如果确实有疑问,现在也开放了查询的程序,可以去查,但是不要对考试产生系统性的怀疑。”

教育部等多部委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