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还需要发展吗?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否则就僵死了。”这听上去很对啊。辩证法就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这话也对,也不对。(画外音:又来捣糨糊。)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简称国学好了)中,任何概念和活动都是包括“体相用”的三个方面的描述或三种性能、功能(暂且这么称呼吧)。

“体”是道体,是形而上的,是核心精神、核心价值观。例如,道、天、禅、仁、至善、中庸、诚、理、本性等等。虽然名字有很多,实际上说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对这个,只需、只能去证悟、回归。这个是超越逻辑的。对这个,语言文字是可有可无的,“道可道非常道”。对这个,加上什么观念都是偏颇的,都需要破除掉,才会显露清净本体。

“相”是现象、表相,是道体的彰显。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用”是效用,应用。想想看,相和用实际上是一致的,所以,“体用”和“体相用”是一致的。

这三者在国学中本应是统一的。一项活动如果不能涉及到三者的统一,例如国画,那么只能算是一项技艺。还停留在表面。所谓“着相”了。有没有?所以,并不是国学活动就是国学了,那多半还是在相用层面上鼓捣。就更不用说“伪国学”活动了。

西方文化传统中,无论哲学、科学,都是相用层次上的努力。他们的哲学也涉及到形而上学,但也多是论证性质的,是猜测的。至于西方宗教的体相用是什么,是否与国学相应,留给学者分析了。

当然,“体相用”的分析模式,也可以用于具体事物。例如,在我们印象中,一个杯子,其“体”是坚硬的,中空的;其“相”是可见可触的外观;其“用”是盛水等。

那么,所谓的与时俱进,道体、核心精神价值观是不会变的,不需要发展的,也无法被发展的。例如,仁爱之心、恻隐之心、至诚至善,还怎么发展呢?需要发展变化的是其具体体现形式、效用。这部分需要与时俱进、适用于具体环境。

中国近代的衰落,根本上就是这里出毛病了。用陈旧的“相、用”来对抗新兴的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相、用”,必败无疑。也说明,王阳明之后,文人阶层中的明白人、悟道者太少了。已经没人知道如何“作新民”了。没有这个“体相用”相一致的根本,即使搞洋务运动,也救不了国家社稷了。因为人们的心性特别是文人阶层的心性是迷蒙的。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在给皇上的奏折中说“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翻译过来说:老外也就枪炮厉害,格斗走正步差得远了,况且穿着紧身衣行动不便。如果到了岸上就成了软脚蟹了,轻松收拾他们。)也可以看出来,当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表明这些人也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体相用,只是在拿古人的文字做口号罢了。

中国人的根本特征实际上是,对道体的拥抱。这个是真正的根。不一定人人能作圣贤,但如果有一小部分人能依此立身,则中华的文脉不断。

现时代是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思想是主体思想,是大部分人安身立命的依靠,至少要这样标榜。那么,国学是只能通过小部分人吟诗作画、唱念做打来生存,还是有能力以科学为相用,并让所有人因为对国学的修习而受惠?原则上,大概,也许,应该有这个能力吧。国学家们可能也没想过或者没敢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坚定地回答:有!对,那就是:科技心学!

所谓天下大同,是人们主动或被动地统一于“一体”。仍然可以有各种不同,但是“和而不同”了。如果仍然封闭身心,以自我为中心做事,只会落得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下场。现实会教育这样的处世原则的。例如,奉行“某国优先”这样无耻信条的各国政客,且看能挺多久,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当然,现在,即使所谓中国人,也有很多人思想严重物化了,甚至以作中国人为耻了。

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null

请参考其他内容:

国民精神塑造的唯一途径---科技心学

知行合一?理想很丰满

格物致知?咋格、咋致、什么知啊?

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更关注心性的培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