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为什么衰落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那辉煌的百家争鸣时代,墨家,曾经是跟儒道并称的思想。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而且,墨子带着几百个忠心耿耿的徒弟,不辞劳苦,哪里有难就奔赴哪里,阻止诸侯之间的战争。比周游列国时惶惶不可终日的孔子风光多了。

但是,百家争鸣之后,可以说各家中,墨家是时代发展最大的输家。不适应中国的社会生活,而归于消亡

为什么墨家这么惨?

作为一种思想理念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对科技的探索、热爱发明、逻辑思辨、勤俭、博爱等。但最大问题是,过于强调奉献、博爱精神,普通人怎么能做到呢?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类似于某些宗教、黑社会组织。统治者肯定不喜欢。这些属于“相、用”的外在原因。

更本质的原因是,墨家没有心法。或者说,没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体”。儒家道家都有可以依靠的“体”,而且两家是一致的。例如,《大学》《中庸》等书中都有形而上学的论述。并因此与后来的佛家自然融汇,互相滋养。

没有心法,就没有传承,就只能依靠教条了,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生生不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墨子的主张中,也有形而上学的内容。例如,对“端”、“体”的论述。但,这终究类似于西哲的假说模型,不涉及到修证。如果把墨学中的“尚鬼”思想也算作形而上学,这就更不上台面了。吓唬文盲可以,致力于做圣贤的文化人就敬而远之了。

所以,只靠“兼爱非攻”的情怀是走不远的。就像呼吁大家学习英雄、楷模,只会极少数人做到,也不可持续。所以,墨子更像是虔诚的牧师。有很高的宗教热情,也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呼吁大家和平、互爱。善,但能不能“止于至善”呢?

到了清朝末年,墨学也曾经兴旺一阵。那也是社会巨变,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寻找出路。随着谭嗣同的遇害,墨家人物和思想终归少人推崇了。

当今之世,人们的眼界、意识都提升了很多了。墨家宣扬的主张都被现代思想吸收或扬弃了。例如,现在提倡“和平友爱”,就一定是“兼爱非攻”的墨子思想吗?提倡“节俭”,就一定是“节用”的墨子思想吗?最多只能说都有关联。那又有什么必要非得提倡墨家精神呢?

null

实际上,《淮南子》中说:“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先圣,即古代贤君尧、舜、禹、汤、文、武等。可见,儒墨的源流都是统一的。

不只是墨家,各种思想都应该而且可以回到文化的本源,千圣一心处,有所融通。然后,再根据新时代的要求,重新构建自己的相、用。宋明理学家,特别是明代大儒王阳明能借鉴释道的理念和修习方法,终于重新振兴儒学。墨家应该也可以。

如果只是宣扬理念,呼唤情怀,还是没有什么新意了。

null

请参考其他内容:

为什么后世百家不争鸣了?

国民精神塑造的唯一途径---科技心学

国学还需要发展吗?

知行合一?理想很丰满

格物致知?咋格、咋致、什么知啊?

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更关注心性的培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